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玉潭镇

玉潭镇

北宋置,属湘乡县。即今湖南宁乡县治。《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三年(950),马希萼侵潭州,希广遣其将“崔洪琏将兵七千屯玉潭”。即此。太平兴国二年(977)于此置宁乡县。


(1)在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南部。面积131平方千米。人口1.76万。镇人民政府驻潭西,人口 2030。因境内净月潭池水如玉故名。1956年设农林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8年改置玉潭镇。主产蔬菜。多人工林。有采石场及汽修、机械等厂。长双公路经此。(2)在湖南省宁乡县东北部、湘江支流沩水西北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99平方千米。人口12.2万。镇人民政府驻玉潭,人口约10万。清同治《宁乡县志》载:“在镇内藓花岩下,上流水于此回旋而去,历久成深潭,岸边绿树成荫,倒映入水,交相辉映,其水碧绿如玉,故名玉潭。”镇以此得名。古为长沙西路屏障,今为省会至湘西要冲。五代至清初称玉潭镇。五代汉乾祐三年(950年),马希萼侵潭州,楚王希广遣兵屯玉潭,为希萼所败,即此。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始历为县治。清代后期称城厢镇。1953年改城关镇。1995年白马桥、历经铺、城郊乡并入,改名玉潭镇。1998年又将白马桥、历经铺、城郊三乡从玉潭镇划出。产稻、蔬菜、鲜鱼、晒黄烟。有机械、化工、印刷、酿酒、食品、造纸、建材等厂。为319国道和宁涟公路交点。古迹有南门桥。纪念地有爱国将领陶峙岳故居。


猜你喜欢

  • 容城

    春秋许邑。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南。《春秋》:定公四年 (前506) “许迁于容城”。古邑名。春秋许邑。春秋、战国之际曾为许国都城,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南。《春秋》定公四年(前506年):“许迁于容城”,即此

  • 赤沙澳

    在今广东惠来县东南前詹镇海滨附近。《方舆纪要》卷103惠来县:赤沙澳“在县南四十里。沙隄蔽涛,海艘时集于此,为防御要地”。

  • 漠北

    指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自汉代以后常称之为漠北。亦作幕北。《三国志·魏书·明帝纪》:青龙元年 (233),鲜卑步度根、轲比能寇边,“遣骁骑将军秦朗将中军讨之,虏乃走漠北”。清代通称外蒙古 (今蒙古国

  • 通灵峰

    在今安徽宁国县东北二十五里,北接宣州市界。《方舆纪要》 卷28宁国县 “旗鼓山” 条下: 通灵峰 “南去县二十五里。上有鸡冠石,绝顶宽平,泉出龙湫,下为溪流环绕,与旗鼓诸山,并为县北屏障”。

  • 督扬

    ①即祝阿、祝柯。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济南市西南。《左传》: 襄公十九年 (前554),“诸侯还自沂上,盟于督扬”。杜注: “督扬,即祝柯也。”②春秋郑邑。在今河南新郑市东。《左传》: 成公十六年 (前

  • 四十六囤蛮夷千户所

    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属叙南等处蛮夷宣抚司。治所侨置于庆符县(今四川高县西北庆符镇)。《元史·地理志》:“四十六囤蛮夷千户所,领豕蛾夷地,在庆符向南抵定川。”辖境相当今四川高县、筠连等县地。明初

  • 且末县

    1914年析于阗县置,属新疆喀什噶尔道。治所在卡墙河(今新疆且末县)。1915年改属阿克苏道。1920年改属焉耆道。1930年属焉耆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南邻西藏自治区。属巴音

  • 东雍州

    ①北魏初置,治所在南太平郡(神䴥元年改征平郡,后改正平郡,即今山西新绛县)。辖境相当今山西闻喜、曲沃、新绛、河津、稷山、绛县、垣曲、万荣等县及河南济源市等地。太和十八年(494)废。东魏

  • 十八寨千户所

    明嘉靖元年(1522)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在今云南弥勒县西南六十三里虹溪镇。《清一统志·广西州》:十八寨“在弥勒县西南。今蛮党分居者,曰永安寨、石洞寨、禄庆里寨、阿营里寨、米车寨,余或以山名,本一山而

  • 西路右翼右旗

    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右翼右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欠德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