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岩
①在今浙江龙泉市西北白云乡。《方舆纪要》卷94龙泉县:白云岩“在县西五里。有白云垒,相传宋德祐末幼主过此,暮屯岩上,此其遗垒云”。
②在今浙江武义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4宣平县:白云岩“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岩高万余丈,广百丈。有泉,大旱不涸”。
③在今广西马山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11思恩府:白云岩,“《志》云:在旧城东北十余里。林壑甚胜,泉自岩出,流成溪涧”。
①在今浙江龙泉市西北白云乡。《方舆纪要》卷94龙泉县:白云岩“在县西五里。有白云垒,相传宋德祐末幼主过此,暮屯岩上,此其遗垒云”。
②在今浙江武义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4宣平县:白云岩“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岩高万余丈,广百丈。有泉,大旱不涸”。
③在今广西马山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11思恩府:白云岩,“《志》云:在旧城东北十余里。林壑甚胜,泉自岩出,流成溪涧”。
①1913年降静宁州置,属甘肃泾原道。治所即今甘肃静宁县。1927年直属甘肃省。②1940年冬晋绥边区由静乐县析置,治杜家村(今山西静乐县东北杜家村镇)。1945年9月撤销,并入静乐县。(1)旧县名。
在今陕西平利县西北五十里女娲山。《资治通鉴》:东晋永和十年(354),“秦丞相(苻)雄帅骑七千袭司马勋于子午谷,破之,勋退屯女娲堡”。在今陕西省周至县西。《资治通鉴》:东晋永和十年(354年),桓温北
①西周封国,归姓。在今河南郾城县西南。春秋初灭于郑《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乃以其子妻之。” 其后,“郑人袭胡,取之”,即此。②西周、春秋时国名 。在今安徽阜阳市西北二里。《左传》
在今广西河池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109河池州: 都铭山 “在州东二十里。山高峻。旧名都猛”。
即今山西长治县东南大峪村。《方舆纪要》卷42壶关县:“大峪岭在县西南三十里,有铁矿。”
在今甘肃渭源县东北。一说在武山县西南。《三国志·蜀书·魏延传》:建兴八年(230),“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延大破淮等。”
即今吉林公主岭市西北杨大城子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怀德县:杨家大城“在县城(今怀德镇)西北六十里”。
在今江苏如皋市南。《方舆纪要》卷23如皋县:“安民营在县南江中沙洲上。嘉靖中置,为防御之所。”
又名团山堡。明置,属宁远卫。即今辽宁兴城市西南三十里团山子。明《辽东志》卷3:小团山堡“官军一百七十六员名。堡西吴简山可屯兵,堡西北老虎冲可按伏”。清改为团山堡。
又称松坡湖、南海子、八仙海。在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县城附郭。是天然淡水湖。东西长约20千米,南北宽约10千米,周约70千米,水域面积25平方千米,蓄水量为6000万立方米。据方志记载,原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