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岭
在今浙江淳安镇(排岭镇)东北七十二里。《方舆纪要》卷90淳安县“双柏岭”条:“白鹤岭在县东北百里。有仙鹤泉。明初胡大海取徽州,元将胡纳退保遂安……战于白鹤岭,纳败死。”即此。
在今浙江淳安镇(排岭镇)东北七十二里。《方舆纪要》卷90淳安县“双柏岭”条:“白鹤岭在县东北百里。有仙鹤泉。明初胡大海取徽州,元将胡纳退保遂安……战于白鹤岭,纳败死。”即此。
①春秋时邾地,后为鲁地。在今山东邹城市。《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前468),“越子使舌庸来聘,……盟于平阳”。杜注:“西平阳。”秦于此置平阳县。②战国赵邑。在今河北临漳县西。《水经·浊漳水注》 引《竹
①在今山西新绛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41绛州: 廉城 “在县东北十里,相传赵将廉颇戍守之地。今曰廉城村”。②在今宁夏贺兰县西北暖泉附近。《水经·河水注》: 高平川水“又北径廉城东。按 《地理志》:
隋仁寿元年 (601) 改广昌县置,为昌州治。治所即今湖北枣阳市。《元和志》 卷21枣阳县:“因枣阳村为名。” 大业初为舂陵郡治。唐属随州。南宋绍兴十二年 (1142) 升为枣阳军。元降为县,属襄阳路
唐武德三年 (620) 置,治所在定城县 (今河南潢川县)。贞观元年 (627) 废。唐武德三年(620年)置,治光城县(今河南光山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光山县一带。贞观元年(627年)废。
即今湖北安陆市北十八里洑水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全图》: 安陆县北有洑水港店。
①即今湖南桂阳县北泗洲山。《方舆纪要》卷80常宁县“英头山”条下:“又四州山,在县南六十里。叠峤连云,望见四州,因名。”②在今陕西留坝县南,与武关驿对。《方舆纪要》卷56褒城县:四州山“山高耸。登其顶
在今新疆叶城县西南叶尔羌河北岸麻扎达拉。清宣统《新疆图志》卷9:八扎塔拉卡“查该卡祗可扼坎巨提由星峡、红孜纳普各达坂来路入叶城各道”。
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又称“胡”。有学者认为即周代典籍中所见之薰粥、狁。战国时期,分布于秦、赵、燕(西部)三国之北,三国皆筑长城以拒之。秦始皇命蒙恬北征匈奴,取“河南”(今
即希水。在今湖北浠水县东南。浠水县以此名。《舆地纪胜》 卷 74 蕲州: “浠水源出云山。” 《方舆纪要》 卷76蕲水县: 浠水 “在县治南。亦名南门河。源出江南英山县之英山下,流经罗田县,入县境,环
北齐置,治所在石梁城(今江苏六合县西)。南朝陈废。北齐置,治瓦梁城(今江苏南京市六合区西)。南朝陈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