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岩
即天门山。在今河南焦作市东。《元和志》卷16修武县:“天门山,今谓之百家岩,在县西北三十七里。以岩下可容百家,因名。”
在河南省修武县境内云台山天门山下。为“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隐居之处,七贤在此活动二十余年,留下不少传说。今仍有嵇康醉剑池、刘伶醒酒台、王烈泉、孙登长啸台等遗迹。并有白鹿山、覆釜山、天门、观音洞、天门瀑布、玉女泉、明月泉等众多景观以及百家岩寺、孝女塔、瑞云塔等古迹。
即天门山。在今河南焦作市东。《元和志》卷16修武县:“天门山,今谓之百家岩,在县西北三十七里。以岩下可容百家,因名。”
在河南省修武县境内云台山天门山下。为“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隐居之处,七贤在此活动二十余年,留下不少传说。今仍有嵇康醉剑池、刘伶醒酒台、王烈泉、孙登长啸台等遗迹。并有白鹿山、覆釜山、天门、观音洞、天门瀑布、玉女泉、明月泉等众多景观以及百家岩寺、孝女塔、瑞云塔等古迹。
在今吉林长春市。清道光五年 (1825) 长春厅移治于此。光绪十四年 (1888) 为长春府治。三十一年中日 《北京条约》 订定开为商埠。1913年为长春县治。民国魏声龢《吉林地志》: “长春县,土名
明置,属静乐县。在今山西静乐县东南五十里固镇村。《明史· 地理志》 静乐县: “东南有两岭关,置故镇巡检司于此,后移于稍东顺水村。”古镇名。又作固镇。在今河北省武安市西南。唐光启二年(886年),李克
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六十里。《隋书·地理志》:应山县“有大龟山”。《寰宇记》卷132应山县:大龟山“在县北六十里。《荆州记》云,义阳郡南一百三十里,有石自然若龟形”。《清一统志·德安府》:大龟山“在应山
西汉景帝三年(前154)置,治所在广陵县(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元狩六年(前117)改为广陵国。西汉景帝三年(前154年)置,治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区西北蜀岗)。元狩二年(前121年)改为广陵郡。
东汉中平二年 (185) 分故鄣县置,属丹阳郡。治所在今浙江长兴县南。以县在山中高原而名。三国吴属吴兴郡。隋开皇九年 (589) 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绥州。武德七年 (624) 又废。
在今贵州长顺县西南睦化乡北。《方舆纪要》 卷121金筑安抚司: 蔓头关在“ (木瓜长官) 司北十五里”。
即今湖南龙山县南一百五十二里之里耶镇。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龙山县图:县南有里耶塘。“里耶”系土家语,意为“拖土”。相传古代以人力拖犁耕地,故名。
即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临镇。1935—1937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红泉县治此。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东南部。面积412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临真,人口1780。北魏以镇临真川水得名临真,设真川县
亦作白岁山。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明一统志》卷73平茶洞长官司:白岁山“在司治西二十里。高耸插天,有积雪浸顶,岁则丰稔,故名”。《明史·地理志》 平茶洞长官司:“西有百岁山。”
唐垂拱中置,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旧怀来(已没入官厅水库)。以城南有清夷水而名。长安二年(702) 为妫州怀来县治。后废。唐垂拱中置,治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怀来(已没入官厅水库)。因境内有清夷水,故名。后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