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县
西汉置,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南十里益城。东汉为侯国,改属乐安国。后复为县。西晋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寿光市南,属北海郡。东汉改置益侯国。后国除复旧。西晋省。
西汉置,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南十里益城。东汉为侯国,改属乐安国。后复为县。西晋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寿光市南,属北海郡。东汉改置益侯国。后国除复旧。西晋省。
一作喀则宗。即今西藏当雄县西南霍若挖怕郎村(喀则)。
即今陕西汉阴县东南蒲溪镇。清光绪《陕西全省舆地图》 汉阴县: 蒲溪铺 “距城五十里”。
一称永宁道。清代四川省五分巡道之一。治所在泸州(今四川泸州市)。辖叙州府,泸、资两直隶州,叙永直隶厅。相当今四川大凉山以东,仁寿、资阳以南,隆昌、合江以西地区。(1)清末改川南道置。清代四川省五分巡道
即今云南洱源县南二十六里凤羽乡。《清一统志·大理府》:凤羽乡“在浪穹县西四十里。土官尹姓,明洪武中,沐英奏授巡检世袭,本朝初因之,今裁”。
又名脊现关。在今安徽安庆市北。《清一统志·安庆府二》: 脊现关 “在怀宁县北十八里脊现岭上。县北连山迤逦,至此而为狭岭,置关其上,以扼舒庐之要。按脊现关亦作集贤关”。为太平天国安庆保卫战的重要战场。
即今陕西洋县西湑水乡。以近壻水,故名。《资治通鉴》: 唐广明元年 (880) 十二月,“戊子,上至壻水”。即此。《元丰九域志》 卷8: 兴道县有壻水镇。
①即今广东龙门县南之龙门河。《明史·地理志》龙门县:“南有龙门水,亦曰九淋水,流入东江。”②一名潜水。即今四川广元市东北浅溪河,注入嘉陵江。《史记·夏本纪》 引《括地志》:“潜水一名复水,今名龙门水,
地区名。指今四川省。《元史·顺帝纪》:至正十七年(1357),“倪文俊陷川蜀诸郡,命伪元帅明玉珍守据之”。
南朝宋元嘉十三年 (436) 置,为绥建郡治。治所在今广东广宁县南。隋开皇十年 (590) 废。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属南绥州。贞观元年(627) 又废。古县名。南朝宋元嘉十三年(436年)置
在今陕西紫阳县东南洞河。清光绪 《陕西全省舆地图》 紫阳县: 洞河口 “在城东二十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