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岭
①在今四川茂县东北十五里。《舆地纪胜》 卷149茂州: 相公岭 “州之主山,自镇羌砦来方稍平夷,至相公岭愈更开展”。《清一统志 · 茂州》: 相公岭,“ 《旧志》: 宋王中立驻师于此,因名”。
②即今四川汉源县北与荥经县分界之大相岭。相传诸葛亮曾屯兵于此,故名。清费密 《荒书》: 明崇祯十七年 (1644),张献忠义军攻占荣经,“ (曹) 勋自是惟守小关山,此二关 (指大小二关) 相公岭之险隘处也”。
①在今四川茂县东北十五里。《舆地纪胜》 卷149茂州: 相公岭 “州之主山,自镇羌砦来方稍平夷,至相公岭愈更开展”。《清一统志 · 茂州》: 相公岭,“ 《旧志》: 宋王中立驻师于此,因名”。
②即今四川汉源县北与荥经县分界之大相岭。相传诸葛亮曾屯兵于此,故名。清费密 《荒书》: 明崇祯十七年 (1644),张献忠义军攻占荣经,“ (曹) 勋自是惟守小关山,此二关 (指大小二关) 相公岭之险隘处也”。
四方之大山。指东岳泰山(一名岱宗,在今山东泰安市北)、南岳衡山(在今湖南衡山县西北)、西岳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北岳恒山(原在今河北唐县西北,明改在今山西浑源县东南)。《尚书·舜典》:“岁二月,东
在今广东陆丰县东南甲子镇附近。《宋史·瀛国公传》:南宋景炎元年(1276)十二月,“(帝)昰次甲子门”。《元史·张弘范传》:至元十六年(1279),“由潮阳港发舶入海,至甲子门”。皆此。即今广东省陆丰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后制造的傀儡政权。1932年3月在长春 (今吉林长春市) 成立,扶清末代皇帝溥仪为 “执政”,年号大同。1934年 3 月称满洲帝国,“执政” 改为 “皇帝”,年号康
北齐置,属太原郡。治所即今山西和顺县。隋开皇十年 (590) 改和顺县。古县名。北齐置,治今山西省和顺县,属太原郡。隋开皇十年(590年)改名和顺县。
春秋陈邑。在今河南柘城县北。《元和志》 卷7宁陵县: “故柘城,在县南七十里。陈之株邑。”湖南省株洲市的简称。
一名浯洲屿。即今福建金门岛。北宋初年的 《寰宇记》 中已提到该地区有四所岛屿。浯州屿之名始见于南宋后期的 《舆地纪胜》 (书中作涪州屿,“涪” 字当 “浯” 字之误),地属泉州同安县,有居民千余家,为
即今湖南花垣县治。清嘉庆七年(1802)移永绥直隶厅治此。1913年改为永绥县治。
地区名。指今湖南澧水支流溇水两岸。东汉时泛称其地居民为溇中蛮。《后汉书·南蛮传》: “和帝永元四年冬,溇中、澧中蛮潭戎等反,……明年秋,溇中、澧中蛮四千人并为盗贼。”古地区名。指今湖南省澧水支流溇水两
一作零羊峡。又名高要峡、高峡山。在今广东肇庆市东北。《元和志》 卷34端州高要县: 羚羊峡 “在县东。水行三十里。吴步骘为交州刺史,兴军取南海,衡毅、钱博等领兵逆之,战于峡口,毅、博等军败,投水死者千
即今河北玉田县东南六十里窝洛沽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4玉田县图: 南有窝洛沽镇。民国时期与鸦红桥、林南仓为县中三大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