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相县

相县

①秦置,为泗水郡治。治所在今安徽淮北市西北相山区。西汉属沛郡。东汉属沛国。北齐废。

②北魏延昌中侨置,属沛郡。治所在今河南虞城县境。北齐废。

③南朝梁侨置 (一说北魏置),属北沛郡。治所在今安徽六安市或霍山县境。后废。

④隋开皇十年 (590) 析安阳县置,属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县西十五里。大业初废入安阳县。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五年 (622) 又废。


古县名。(1)秦置,治今安徽省濉溪县西北。因境内相山得名,为泗水郡治。两汉为沛郡、沛国治所。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入符离县。(2)隋开皇十年(590年)分安阳县置,治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属相州。大业初废入安阳县。唐武德元年(618年)复分置相县。五年又废入安阳县。


猜你喜欢

  • 西岐州

    北魏侨置,治所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后废。

  • 凹石硖

    即今新疆若羌县西南瓦石硖乡。清宣统《新疆图志》卷3婼羌县:凹石硖(庄)在“城北(为西之误)一百八十里”。

  • 鸭儿看

    即鸦儿看。一名押儿牵、牙儿干。今新疆莎车县治。

  • 三元井

    在今四川内江市南五里三元山下。旧产盐。清道光《内江县志要》卷1:三元井在“治南五里。旧出盐卤,今仍”。

  • 中都督府

    唐置,在今四川西昌市。《元史·地理志》:建昌路“本古越嶲地,唐初设中都府,治越嶲。至德中,设于吐蕃”。中都府脱督字。

  • 石牌

    在今台湾省台北市北,北投区东南。清乾隆十七年(1752)淡水同知为划定汉人与高山族人土地界限,曾立石碑于此,闽人转音名石牌。区片名。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部偏西。人口 7700。明代散居周围的农民,为

  • 巫城

    即巫县城。在今四川巫山县。《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巫县故城南,县故楚之巫郡也。秦省郡,立县以隶南郡。吴孙休分为建平郡,治巫城。”《三国志·蜀书·霍弋传》 裴注引《襄阳记》:西晋泰始四年(268)

  • 台湾县

    ①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置,为台湾府治。治所即今台湾省台南市。光绪十三年(1887)改名安平县。②清光绪十三年(1887)置,为台湾府治。治所即今台湾省台中市。二十一年(1895)被日本侵占。19

  • 琼巴堡

    即今西藏琼结县。《新唐书· 吐蕃传笺证》 引 《吐蕃历史文书》 云: “霞基重回琼巴堡寨,继任父位为王。”

  • 钧水

    一作均水。即今河南西南部淅水及其所注入的丹江下游。古水名。又称均水。即今河南省西南部淅水及其所入的丹江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