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相州镇

相州镇

民国置,即今山东诸城市北四十里相州镇。为通安丘孔道。清道光 《诸城县续志》 卷2有相州集。


在山东省诸城市境北部。面积96.2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相州,人口1.5万。原因潍水改道无常,村人备受迁移飘零之苦,故名象舟;后演为相州。1951年属诸城县第十三区。1958年建相州公社,1984年置镇。潍河、渠河、非得河流经。主产小麦、玉米、大豆、黄烟等。有罐头、辣椒酱等外资企业及绣花、建材、皮毛等厂和建筑安装公司。206国道经此。


猜你喜欢

  • 明堡

    在今四川珙县东南曹营乡东。清光绪 《叙州府志》 卷13珙县: 明堡 “在和乐乡四甲,乃通九姓司之要道”。

  • 茶埠峪寨

    即今甘肃岷县东北茶埠乡。《明一统志》卷37岷州卫: 茶埠峪寨 “在卫城东一十五里”。

  • 官浔镇

    即今福建漳浦县东北五十四里官浔镇。清光绪 《漳浦县志》 图: 县东北有官浔。在福建省漳浦县北部、大南溪西岸。面积82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官浔,人口 7890。昔为平和、龙海、漳浦三县水

  • 海西

    元明时泛指牡丹江、松花江会合处以西松花江流域。明代海西女真居此。元明时泛指牡丹江、松花江汇合处以西松花江流域,明代海西女真居此。

  • 木井城

    东魏筑,即今山西太原市北阳曲镇。城中有井,以木为甃, 因名。隋大业末移阳直县治此。东魏孝静帝筑,即今山西省太原市北阳曲镇。因城中有井,以木为甃,故名。隋炀帝时移阳直县于此。

  • 飒秣建国

    即康国。国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北七里。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 飒秣建国“周千六七百里,东西长,南北狭。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极险固,多居人。异方宝货,多聚此国”。《新唐书·西域传》: “康

  • 佛冈县

    1914年改佛冈厅置,属广东粤海道。治所即今广东佛冈县。1920年直属广东省。在广东省中部。属清远市。面积 1264.5 平方千米。人口30.9万。辖12镇。县人民政府驻石角镇。明属英德、清远两县地。

  • 通利渠

    ①在今河北涉县西。《方舆纪要》 卷49涉县: 通利渠在 “县西一里。下流入于涉河,居民资以灌溉”。②又名鱼君陂。在今河北任丘市南。《新唐书·地理志》 任丘县: “有通利渠。开元四年,令鱼思贤开,以泄陂

  • 黑潭子镇

    在今陕西洛南县西北四十里黑潭村。明崇祯九年 (1636),蜀将杨玉振战殁于此。

  • 大垭口

    在今四川万县市。有二:一在今市西弹子镇北,路通开江县;一在今市北天城镇北,路通开县。清同治元年(1862),兰二顺率义军至开县,乡绅团勇堵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