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堰场
①在今浙江慈溪市西南十里石堰乡。《清一统志·绍兴府一》:石堰场“在余姚县东二十里。旧名买纳场,元至正中设盐课司,今并置盐大使”。民国时更名余姚场。今废。
②即今四川长寿县东北石堰镇。清光绪《长寿县志》:石堰场在“治北一百里”。
③即今四川简阳市西石堰乡。民国《简阳县志》卷2:石堰场“堰一作燕,俗呼石燕子, 讹为石院子。《采访册》按:《咸丰志》云:石堰场州西二十里,未确。距城三十里”。
①在今浙江慈溪市西南十里石堰乡。《清一统志·绍兴府一》:石堰场“在余姚县东二十里。旧名买纳场,元至正中设盐课司,今并置盐大使”。民国时更名余姚场。今废。
②即今四川长寿县东北石堰镇。清光绪《长寿县志》:石堰场在“治北一百里”。
③即今四川简阳市西石堰乡。民国《简阳县志》卷2:石堰场“堰一作燕,俗呼石燕子, 讹为石院子。《采访册》按:《咸丰志》云:石堰场州西二十里,未确。距城三十里”。
北宋置,属中江县。在今四川中江县北四十里子金乡安宁村。民国《中江县志》卷2:“石凹子在双凤场西,县北四十里。疑即《九域志》所载石臼镇。凹臼形似。又道里相同。”
即今天津市宝坻县南歇马台。《方舆纪要》 卷11通州宝坻县: 驻马台在 “县南五里。金主璟曾驻于此。一名歇马台”。
①西汉置,属丹阳郡。治所在今安徽南陵县东三十里青弋江西岸弋江镇,隔江接宣州市界。东汉省。汉末复置。《三国志· 吴志· 太史慈传》:建安初,“ (孙) 策已平定宣城以东,惟泾以西六县未服”。又 《蒋钦传
即今广西蒙山县南蒙江,为西江支流。《清一统志·平乐府 一》: 眉江,“ 《州志》: 蒙江一名眉江,在 (永安) 州南二十里。以湾曲宛若眉状而名”。
亦作都洼。即今新疆皮山县东南杜瓦镇。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4: 皮山县 “杜瓦,即笃洼,城东南三百里”。
在今四川什邡县境。《方舆纪要》 卷67什邡县: 青竹堰 “在县境。《志》 云: 县有上下雒口、跑马、杨村等堰凡二十处,皆引雒水以溉田”。
即东曹国。都城在今塔吉克斯坦杜尚别北乌拉秋别。《隋书·裴矩传》:中道从高昌“度葱岭,又经汗、苏对沙那国”。《新唐书·西域传》:东曹“或曰率都沙那、苏对沙那”。即“率都沙那”。
隋开皇十年 (590) 置,治所在滏阳县 (今河北磁县)。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贞观元年 (627) 废。永泰元年 (765) 复置。《元和志》卷15磁州: “以县西九十里有慈山,出
①即今河北阜城县东二十里古城镇。西汉为阜城县治。清同治《畿辅通志》卷99阜城县图:东有古城。②即今福建长汀县西古城镇。《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瑞金县:古城镇,“《舆程记》:县东南水行四十里之古城。又陆
亦作蓬婆岭。即今四川理县西北之鹧鸪山、大白山。《资治通鉴》: 唐开元二十六年 (738),“仪凤中,吐蕃陷安戎城而据之,其地险要,唐屡攻之,不克。剑南节度使王昱筑两城于其侧,顿军蒲婆岭下,运资粮以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