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梁下峒长官司
元至正初置,治所在今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西南石梁司。明洪武十四年(1381)废。永乐五年(1407)复置,属容美宣抚司。清雍正十三年(1735)废。
元至正初置,治所在今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西南石梁司。明洪武十四年(1381)废。永乐五年(1407)复置,属容美宣抚司。清雍正十三年(1735)废。
清康熙十年(1671)置,属宁古塔将军(后改吉林将军)。治所在吉林城(今吉林省吉林市)。三十一年裁。雍正三年(1725)复置。辖境相当今吉林松花江中下游及鸭绿江以北,辽宁省西丰、桓仁等县地。宣统元年(
西周封国。姬姓。文王十七子封地,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诗经·国风·曹》: “四国有王,郇伯劳之。” 春秋时灭于晋。《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前636),“秦伯使公子絷如晋师,师退,军于郇。辛丑,狐偃及
①即今四川广安县东北石笋镇。清宣统《广安州新志》卷9:石笋场在“州东北六十里。明季兵毁。雍正六年始复市,近王家砦,有石如笋因名。地枕山面江水冲要。嘉庆三年,果勇侯杨芳败‘教匪’十余万于此”。②清置,即
即今江苏泰兴市南七圩镇。七圩港由此西出通大江。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作“七圩市”。
亦作大景山。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与小丙山相连。《寰宇记》卷135兴州顺政县:“大景山、小景山,景字本为丙,国讳改之,并在县东南七十里。其山峻崖南北相对,阔七步。其崖峻削,高百余丈。山衣石发,被于崖际。
即今浙江乐清市东北七十四里大荆镇。《清一统志·温州府》:大荆营“在乐清县东北一百里。本朝顺治中筑城,设参将守备驻此。雍正二年改参将为游击,移守备于大芙蓉汛”。
在今浙江江山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93江山县: 琚公岭在 “县东南六十里。路通处州府遂昌、龙泉县”。
即今山东东平县西北五十八里东平湖西岸昆山。《清一统志·泰安府一》 “金山” 条: “其南为坤山,亦曰困山。上有马跑泉,东有蟾蜍峡、莲花沿,南有玉灵崖、石室洞,下有饮马泉。”
即今内蒙古扎兰屯市。清属布特哈总管管辖,光绪二十年(1894)后属布特哈副都统管辖。1915年设扎兰屯稽垦局, 1925年改为雅鲁设治局,1929年改雅鲁县,属黑龙江省。1934年改设布特哈旗,194
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东十里,麻川西岸。原为太平县治,1963年移往甘棠镇。有仙源桥。《明一统志》卷15宁国府:仙源桥“在太平县南,旧名富溪。宋绍兴间建,本朝正统初重修”。(1)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