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照山
一名石镜山。在今安徽绩溪县东。《舆地纪胜》卷20徽州:石照山“在绩溪县东五里。有石高二丈,光可以鉴。旁有石照院”。
一名石镜山。在今安徽绩溪县东。《舆地纪胜》卷20徽州:石照山“在绩溪县东五里。有石高二丈,光可以鉴。旁有石照院”。
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五里。《元和志》卷39襄武县:“六泉水在县东北原上。泉源有六,因以为名。”《晋书·乞伏国仁载记》:东晋太元十二年(387),“国仁率骑三万袭鲜卑大人密贵、裕苟、提伦等三部于六泉”。即
清宣统元年(1909)改双城厅置,治所在双城堡(今黑龙江省双城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双城市及五常市西北部一带。1913年改双城县。清宣统元年(1909年)升双城厅置,治今黑龙江省双城市。属吉林省,无
南朝宋析新息县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息县北三十里。北齐并入南新息县。古县名。南朝宋析新息县置,治今河南省息县东。属汝南郡。北齐废。
南朝宋置,属宋熙郡。治所在今广东高明市或鹤山市境。隋平陈,废入平兴县。古县名。南朝宋元嘉中置,治今广东省高要市东南。属宋熙郡。隋开皇时废。
在今江苏昆山市西北二十里,西通阳澄湖。《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昆山县:巴城湖,“《志》云:其地有古巴城,又有巴王冢,湖因以名。西接包湖,东连雉城湖,今包湖、雉城湖大抵为平陆”。
①即五鹿墟,又名沙鹿。在今河北大名县东。《穆天子传》卷6:“天子东征, 舍于五鹿。”即此。春秋时属卫,后属晋。《左传》:哀公元年(前494),“齐侯、卫侯救邯郸,围五鹿”。亦即此。②春秋卫地。在今河南
即德荣委员。清宣统三年 (1911) 置,治所即今四川得荣县。1913年改为得荣县。
秦、汉时期的一条民间商道。《史记·西南夷列传》: 西汉元狩元年 (前122),“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 ‘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
即今西藏达孜县境内拉萨河南岸旺古尔山上之噶尔丹寺。清乾隆《卫藏通志》卷6:“噶勒丹寺俗名甘丹寺。”又称噶丹寺。在西藏自治区达孜县境内拉萨河南岸旺古尔山坳。明永乐七年(1409年)由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
清末由隆布、上隆布合并设置,为玉树二十五族之一。驻地在迭达庄 (今青海称多县南德达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