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应山
在今浙江仙居县东。《方舆纪要》 卷92仙居县: 福应山在 “县东二里。为近郊之胜,亦名尽美山”。
在今浙江仙居县东。《方舆纪要》 卷92仙居县: 福应山在 “县东二里。为近郊之胜,亦名尽美山”。
俗称卧佛寺。在今北京市西北西山支脉寿安山南麓。建于唐贞观年间,初名兜率寺。元延祐七年(1320)扩建,改名昭孝寺,后亦称洪庆寺。明宣德、正统年间重修,改称寿安寺。崇祯年间又改名永安寺。清雍正十二年(1
1939年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1952年改置耿马县。1942年由顺宁县属耿马宣抚司地析置,治耿马(今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驻地)。1949年改设耿马设治区,1952年升县。
即今河北新乐市东二十五里邯邰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新乐县图:东南有邯台集。
即今河北滦南县南二十五里胡各庄镇。清属滦州,设管河州判驻此。民国属滦县,后划归滦南县。
五岭之一。又名永明岭、揭阳岭。在今湖南省与广西交界处。最高峰韭菜岭在湖南江永县西北,海拔2009米。《水经·钟水注》: “都山即都庞之峤也,五岭之第三岭也。”又称揭扬岭。南岭组成部分。在湖南省南部和广
北宋筑。在今安徽宣州市北。
简称卓罗监军司。西夏置,治所在今甘肃永登县南红城镇附近。元废。西夏置,置卓啰城(今甘肃永登县南)。元废。
即今广西钟山县。《明史·地理志》 富川县:“西南有钟山县(镇), 旧治于此,洪武二十九年十一月移治霭石山下,而置边蓬寨巡检司于旧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钟山县。明于此置巡检司。
即今山东诸城市东北百尺河镇。当百尺河滨。为通高密要道。《清一统志·青州府二》:百尺河桥“在诸城县东北四十里”。在山东省诸城市东北部。面积125.2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百尺河,人口 4700
明置,属云南府宜良县。在今云南宜良县西北汤池。《方舆纪要》卷114宜良县:汤池驿“在县西北八十里。有汤池水,如百沸汤。汤池巡司亦置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