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路
北宋雍熙二年 (985) 改两浙西、南路置,治所在福州 (今福建福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置福建行中书省。
北宋雍熙二年(985年)改两浙西、南路置,治福州(今福建福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废。
北宋雍熙二年 (985) 改两浙西、南路置,治所在福州 (今福建福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置福建行中书省。
北宋雍熙二年(985年)改两浙西、南路置,治福州(今福建福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废。
即今欧洲之多瑙河。《元史·速不台传》:太宗时,随拔都攻马札儿部主怯怜,“速不台曰:王欲归自归,我不至秃纳河马茶城不还也”。
①在今江西萍乡市北。《寰宇记》 卷109萍乡县: 楚山“在县北九十里,或云楚昭王曾经此”。②即望楚山。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阳西南。③即商山。在今陕西丹凤县西商镇南一里。《水经· 丹水注》: 楚水 “源出上
又作拥翠山。在今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北十里。《方舆纪要》 卷116定边县: 涌翠山“在治北十里。有刀思郎遗垒”。
即今河北曲阳县西北三十里党城乡。《方舆纪要》 卷14曲阳县 “岩城” 条称 “未详所始”。
①亦作伞山。在今四川遂宁县东北。《方舆胜览》卷63遂宁府:伞子山“在小溪县白水镇。唐大历间,有禅师跨一白驴抵此山结茅以居,环山之民,素以植蔗凝霜为业。和尚所骑白驴颇食民蔗,居民苦之,诣和尚请焉。和尚曰
①在今浙江德清县东。《方舆纪要》卷91武康县:云岫山“在县(治今武康镇)东十里。有烟霞坞、林麓之胜,冠于境内”。②在今广东高州市西北境。《舆地纪胜》卷117高州:云岫山“在信宜县北(西)七十三里。上有
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东北吕家孝陵村西北。据《齐乘》卷5记载:五公冢“临淄东南十里。齐昭公、灵公、惠公、顷公、孝公五坟相近”。
在今湖北襄樊市北。《三国志·魏书·徐晃传》: 遣晃助曹仁讨关羽,“贼屯偃城。晃到,诡道作都堑,示欲截其后,贼烧屯走。晃得偃城”。即此。在今湖北省襄阳市北。《三国志·徐晃传》: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在今四川眉山县西南九十里。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12眉州:“《志》云:连鳌山,在西南九十里。山形如鳌。旁有栖云寺。东坡少时读书寺中,尝于石崖上作‘连鳌山’三字,大如屋宇,雄劲飞动。”今存。
一名百谷坞。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四十里。《宋书· 王镇恶传》: 东晋义熙十二年 (416),晋兵伐秦,“破虎牢及柏谷坞”。同书 《王康传》: “司马楚之屯柏谷坞。” 即此。柏,又作百。在今河南省偃师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