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科尔沁部

科尔沁部

明、清蒙古部名,明译好儿趁、尔嗔。嘉靖年间,成吉思汗弟哈撒儿的十四世孙奎蒙克塔斯哈喇 (明译魁猛可) 率部由呼伦贝尔移牧嫩江流域,号科尔沁(又称嫩科尔沁)。其后又南下兼并了福余卫。奎蒙克子博弟达喇 (明译孛只答儿) 生九子,分领各部,长子齐齐克 (明译扯赤肯)、次子纳穆赛(明译那木大) 领科尔沁本部。天启四年 (后金天命九年,1624),科尔沁首领、齐齐克孙奥巴率族属归附后金,封土谢图汗。后金崇德元年 (1636),编分科尔沁部为五扎萨克旗,清顺治七年 (1650) 增设一旗。属哲里木盟。右翼中旗俗称土谢图王旗,旗地在哈古勒河 (今呼林河),约当今内蒙古科右中旗大部、突泉县一部分和吉林通榆县西北部、洮南市南部一部分; 扎萨克驻巴音和硕南塔克禅 (今科右中旗驻地白云胡硕)。右翼前旗俗称扎萨克图旗,旗地在洮儿河、交流河之间至两河会流处南北,约当今内蒙古科右前旗南部 (含乌兰浩特市)、吉林洮南市大部、白城市、通榆县一部分; 扎萨克驻席喇布尔哈苏 (今乌兰浩特市东南)。右翼后旗,俗称镇国公旗,旗地在右翼前旗东和北,约当今科右前旗北部、扎赉特旗南部、吉林镇赉县和大安县一部分; 扎萨克驻恩马图坡 (今乌兰浩特市东北一百里额木格图)。左翼中旗俗称达尔汉旗,旗地跨东、西辽河,东南至吉林边墙,西北至呼林河源 (接锡盟乌珠穆沁部界),长达九百余里,约当今内蒙古科左中旗、通辽市,吉林公主岭、梨树、双辽、四平等市县及辽宁康平县一部分; 扎萨克驻伊克唐噶里克坡 (在今科左中旗西花吐古拉附近)。左翼前旗,俗称冰图王旗,旗地在养息牧牧场东,约当今辽宁彰武东北部、法库西北部、康平西部及内蒙古科左后旗西部地; 扎萨克驻伊克岳里泊 (今彰武县后新秋西北)。左翼后旗乃顺治七年置,旗地在法库边门北至东、西辽河会流处一带,跨辽河两边,约当今内蒙古科左后旗大部,通辽市一部分,辽宁昌图县,康平县一部分; 扎萨克驻双和尔山 (一作济尔哈朗图,今内蒙古科左后旗吉尔嘎朗)。


猜你喜欢

  • 川北

    四川北部地区的简称。清代置川北道,包括顺庆府、保宁府、潼川府,大致范围包括大巴山以南,乐至、安岳、岳池以北嘉陵江中游流域。民国改为嘉陵道。地区名。在四川省北部。范围大致包括今绵阳、广元、遂宁三市及南充

  • 旧馆

    ①故址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南。《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武进县“游塘营”条下:“旧馆在府西南。盖馆驿故址也。明初攻常州,华云龙败张士诚兵于旧馆。”即此。②即今浙江湖州市东三十六里塘南乡驻地旧馆村。西晋太康三

  • 正蓝旗

    1949年改察哈尔左翼正蓝旗置,属内蒙古察哈尔盟。治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那日图乡(后改名黄旗大营子)。1958年划归锡林郭勒盟。1966年改上都河浩特。1979年迁敦达浩特。在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属锡

  • 孟缅长官司

    明宣德五年 (1430) 析景东府之孟缅、孟梳地置,属景东府。治所即今云南临沧县。傣语 “孟” 为地方,“缅” 指拉祜族,意即拉祜族居住的地方。后直属云南布政司,万历二十五年 (1597)改属云州。清

  • 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

    明洪武三十年(1397)改长河西等处军民安抚司置,属朶甘卫都司。治所在打箭炉(今四川康定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康定、九龙及道孚、雅江、泸定部分地。清康熙五年(1666)改为明正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

  • 绒坝擦

    亦作隆坝擦、绒巴擦。在今四川甘孜县西北来马乡 (绒坝岔)。清代为打箭炉至西藏北路驿站之一。《清史稿· 四川土司传》: 光绪三十四年(1908),赵尔丰讨德格土司之乱,经此。

  • 鹿门山

    又名苏岭山。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南。《清一统志·襄阳府一》 引 《襄阳记》: “鹿门山,旧名苏岭山。建武中,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刻二石鹿夹神道口,俗因谓之鹿门庙,遂以庙名山也。” 《新唐书·孟浩然传》:

  • 观阳县

    ①西汉置,属胶东国。治所在今山东海阳县西北发城镇。以在观水之阳为名。东汉属北海国。西晋废。北魏兴和中复置,属东牟郡。北周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为牟州治。大业初属东莱郡。唐初属登州。贞观中废。

  • 仁首街

    即今江西靖安县东二十里仁首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靖安县东有仁首。

  • 尖山门

    明置,在今辽宁北票市东西尖山沟。明《万历武功录》卷10:“从静堡尖山门,驰古路。”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