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章水

章水

①一名黟水。即今安徽黟县之漳河。宋淳熙《新安志》 卷5黟县 《水源》: 章水 “出县北十八里章山。东南流二十七里至县界,又东南流五里合横江水。溉田十一顷”。

②又名漳水、漳头水、欠水。在今安徽亳州市南,东南流至涡阳县西北入涡。《水经· 渠水注》: “沙水东南径城父县西南,枝津出焉,俗谓之章水。”

③又名古豫章水、南江。在今江西西南部。即今江西赣江西源。源出赣、粤边境崇义县之聂都山,有南北二源。南源自山南东流,经大余县南,东入南康县境,折而北流入赣县境; 北源自山北东北流至崇义县北,折东南流经上犹县至赣县境,与南源汇合。再东流与贡水合为赣江。《山海经·海内东经》: “赣水出聂都山,东北注江”,盖以此为赣江正源。《寰宇记》 卷108虔州赣县: 章水 “源出大庾县界聂都山,从南康县东北流,合西扶、良热等水,流三十里入县郭,与贡水合焉”。

④一名土山水。即今湖北安陆市西南、应城市东北之漳水。《水经·涢水注》: 土山水 “世谓之章水。水出土山,南径随郡平林县故城西。又南流,右入富水。富水又东入于涢”。《清一统志·德安府》: “按,章水本合富水始入涢,自明宏 (弘) 治中,涢水直决而南,遂与章水合流,自此章水不复入富,富水亦不复入涢,而径于汉。”

⑤在今湖南宜章县北。《舆地纪胜》 卷57郴州:大章、小章水 “出王禽山之东,流至县北二十五里合流,至灵石合白清水,至三沌合辽水、长乐水、武水”。《清一统志·郴州一》 引 《县志》: “章水二源,俱出黄岑山,北曰大章水,南曰小章水,东流径县北白石渡,又东南合流而南少东,入广东韶州府乐昌县界。”


又称古豫章水、南江。江西省赣江之西源。源出赣、粤边境大庾岭,东北流经大余、南康市,纳上犹江后至赣州与贡水汇合,称赣江。长216千米,流域面积6639平方千米。支流有上犹江、合江水、杨梅河等。建有油罗口、陡水等水库。流域内钨矿资源丰富。


猜你喜欢

  • 绳金塔

    在今江西南昌市猪市街附近。《清一统志·南昌府》: 绳金塔寺 “在南昌县进贤门外。唐天祐中建。内有绳金宝塔”。今塔为清同治七年 (1868)修建。

  • 呼尔哈河

    古名忽汗河、忽儿海河。亦名瑚尔哈河。即今黑龙江省东南部之牡丹江,为松花江支流。《清一统志·吉林一》: 瑚尔哈河 “按旧本 《通志》以此河为呼尔哈江”。

  • 鬼岩山

    在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东十里。《方舆纪要》 卷122思南府沿河祐溪长官司: 鬼岩山在“司东十里。高百丈,延袤二十余里,为江东诸山之望”。

  • 贡噶尔宗

    即贡噶宗。在今西藏贡嘎县西。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2作“贡噶尔”。

  • 忻州

    隋开皇十八年(598)置,治所在秀容县(今山西忻州市)。《元和志》卷14:“因州界忻川口为名。”大业二年(606)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忻州,辖境相当今山西忻州市及定襄县地。天宝元年(742)改

  • 楚邑名。在今安徽砀山县东北二十五里。《左传》: 昭公四年 (前538) 冬,“吴伐楚,入棘、栎、麻”。杜注: “棘、栎、麻,皆楚东鄙邑。”

  • 长岑县

    西汉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黄海南道松禾;一说在今朝鲜黄海南道长渊。以山得名。东汉末属带方郡。西晋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朝鲜黄海南道松禾。西晋后废。

  • 练江

    ①一名练溪。在今安徽歙县城西。《江南通志·山川五·徽州府》: 练江 “环绕郡城,扬之、布射、富资、丰乐四水分派合流,直泻如练,而抵于城南,是名西溪,一名徽溪。其水注于渔梁,抵歙浦而合于新安江”。②在今

  • 望云 (雲) 县

    辽置,属奉圣州。治所在今河北赤城县北云州乡。金属德兴府。蒙古中统四年 (1263)为云州治,至元二年 (1265) 废。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 复置,移治龙门镇 (今赤城县西南龙关镇)。明初废。

  • 阿干镇

    元初废阿干县为镇,属兰州。即今甘肃兰州市南阿干镇。明初又置关。《明史·地理志》 兰州:“南有阿干镇关。”即此。在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东南部。面积84平方千米。人口3.7万。镇人民政府驻大水子村,人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