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水
即古旃然水。一名索河。在今河南荥阳市与郑州市北境。《水经·济水注》: “济水又东,索水注之。水出京县西南嵩渚山,与东关水同源分流,即古旃然水也。” 五代、北宋引索水入汴水通漕运,其后复导入金水河入蔡水。《清一统志·开封府一》: 索河 “五代唐同光二年诏蔡州刺史朱勍浚索水以通漕。宋建隆二年导索水自旃然与须水合,入于汴。其后复导入金水河。元至元十一年命贾鲁治河,引京、索水通陈、颍入江淮,通名贾鲁河”。遂成为贾鲁河上源之一。
即古旃然水。一名索河。在今河南荥阳市与郑州市北境。《水经·济水注》: “济水又东,索水注之。水出京县西南嵩渚山,与东关水同源分流,即古旃然水也。” 五代、北宋引索水入汴水通漕运,其后复导入金水河入蔡水。《清一统志·开封府一》: 索河 “五代唐同光二年诏蔡州刺史朱勍浚索水以通漕。宋建隆二年导索水自旃然与须水合,入于汴。其后复导入金水河。元至元十一年命贾鲁治河,引京、索水通陈、颍入江淮,通名贾鲁河”。遂成为贾鲁河上源之一。
东魏置,即今河南宜阳县西二十四里柳泉乡。《周书·司马裔传》: 大统十三年 (547),“攻拔东魏平齐、柳泉、蓼坞三城”。
宋大理置,属石城郡。在今云南富源县东南八十六里亦佐。明 《寰宇通志》 卷112: “蛮云夜苴,本酋名。” 元代改亦佐县。大理后期置,治今云南省富源县东南亦佐。元至元年间废入罗雄州。
在今河南嵩县西南四十里伊河北岸大章乡。清乾隆《嵩县志》卷12:“地为西南山孔道,市廛较盛。”
即今河南上蔡县南二十二里邵店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12:同治五年五月二十八日,“追及于邵镇,张总愚突引大股回扑”。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东门外。《资治通鉴》: 南朝梁承圣三年 (554),西魏军将俘获的梁元帝萧绎活埋,降于西魏的萧詧 “使以布帊缠尸,敛以蒲席,束以白茅,葬于津阳门外”。
唐置,属羁縻长宁州。治所在今四川长宁县境。后废。
①秦置,治所在寿春县(今安徽寿县)。辖境相当今安徽、河南淮河以南,湖北黄冈以东及江西全省。以境内有九江得名。秦末,楚、汉之际西境置衡山郡,割南境置庐江、豫章二郡。西汉高帝四年(前203)改为淮南国,元
又名三茅菴镇。即今江苏扬中市治三茅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丹徒县图:东北有三茅庵。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扬中县治三茅镇。在江苏省扬中市中北部、三茅大港两岸。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70平方千米。人口9
在今广西桂平县西。《舆地纪胜》卷110浔州:木赖水“在桂平县。源出贵州郁林县界”。《方舆纪要》卷108桂平县:木赖水“在府西北九十里。自武宣县境流经贵县界,又东入于黔江”。
①即今江苏南京城中华门西、城墙西南转角处附近之赛虹桥。《明一统志》卷6南京:大通桥、柏川桥“俱在长安右门外,跨运渎”。②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南。《清一统志·凤阳府》:大通桥“在凤阳县东南十里。本名永安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