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上县
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由沁源县北部析置,属太岳区。治绵上 (今山西沁源县西北)。1945年12月撤销,并入沁源县。
(1)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今山西省沁源县北,属西河郡。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徙治大觉寺地(今沁源县西北绵上镇)。蒙古至元四年(1263年)废。(2)旧县名。太岳抗日根据地设。1941年由山西省沁源县北部析置,治绵上。县因以为名。1945年撤销,仍并入沁源县。
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由沁源县北部析置,属太岳区。治绵上 (今山西沁源县西北)。1945年12月撤销,并入沁源县。
(1)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今山西省沁源县北,属西河郡。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徙治大觉寺地(今沁源县西北绵上镇)。蒙古至元四年(1263年)废。(2)旧县名。太岳抗日根据地设。1941年由山西省沁源县北部析置,治绵上。县因以为名。1945年撤销,仍并入沁源县。
即今安徽濉溪县西南百善集。《魏书·地形志》 临涣郡白掸县:“治白掸城。”
①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置,治所在兴化县(今福建仙游县东北古邑)。同年改为兴化军。②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改廉州置,治所在海门镇(今广西合浦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合浦、浦北二县及北海市地。咸平元
南宋宝庆三年(1227)升成州置,治所在同谷县(今甘肃成县)。辖境相当今甘肃成县地。元复为成州。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升成州置,治同谷县(今甘肃成县)。辖境相当今甘肃省成县。蒙古复降为成州,属巩昌
在今江西寻乌县南九十里。明、清置巡司于此。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县中东部。面积251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兴坪街,人口2260。原称荒坪,后改今名。1950年为荔浦县一区安东乡。1958年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割建乡城十四村及建蒂四村置,属建昌路。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境。二十六年 (1289) 废。
西汉置,属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北绣惠镇北七里之回村。文帝四年(前176)封齐悼惠王子安为阳丘侯,后为县。东汉省。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章丘市西北回村。属济南郡。东汉初废。
即今安徽枞阳县北会宫乡。旧属桐城县。清道光《桐城续修县志》卷1:会宫集“姚王集罢,贩牲者纷至会宫开集”。
即苟屚县。治所在今越南河山平省石室县。《宋书·州郡》:交趾太守有“句漏令,汉旧县”。
即巴里玛。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牙克石市东南巴林镇。《清史稿·地理志》:布西直隶厅有“巴里木”等车站。
在今陕西汉中市北十七里。《舆地纪胜》卷183兴元府: 古曹操城,“ 《魏志》: 建安二十四年,王自长安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后留夏侯渊等守汉中,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