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 (雲) 寺
又名相思寺。在今四川重庆市西北北碚区缙云山上。始建于南朝宋景平元年 (423)。唐宣宗大中元年 (847) 赐额 “相思寺”。因缙云山有相思岩而得名。北宋景德四年 (1007) 改崇教寺。明万历年间改名缙云寺。为佛教名刹。1932年寺内设立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
又名相思寺。在今四川重庆市西北北碚区缙云山上。始建于南朝宋景平元年 (423)。唐宣宗大中元年 (847) 赐额 “相思寺”。因缙云山有相思岩而得名。北宋景德四年 (1007) 改崇教寺。明万历年间改名缙云寺。为佛教名刹。1932年寺内设立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
西汉置,属江夏郡。治所在今湖北阳新县东南。《汉书·伍被传》:被谓淮南王安曰:“有寻阳之船,守下雉之城。”即此。三国吴属武昌郡。东晋义熙中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湖北省阳新县东。属江夏郡。西晋初废入阳新
在今山东微山县境。《明会典》卷197载:“赤山湖、微山湖、吕孟湖、张庄湖四湖相连,长八十里。”《清一统志·兖州府二》:吕孟湖“其西为赤山湖、微山湖,东为张庄河(湖),又东接峄县之韩庄湖,实一湖也,今通
即今河南方城县西南五十六里博望镇。清置驿丞及递运所于此。
在今河北霸州市东二十五里。《史记·孝景本纪》:六年(前151年),封“陇西太守浑邪为平曲侯”。正义引《括地志》:“平曲县故城在瀛州文安县北七十里。”在今河北省霸州市东。西汉景帝封公孙浑邪为平曲侯,即此
十六国前凉置,治所在今甘肃民乐县(红水堡)南三十里。辖境相当今甘肃民乐县和青海祁连县。北魏废。十六国前凉置,治今甘肃省张掖市南。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张掖、祁连等市县。北魏废。
即九里关。在今河南罗山县西南。《元和志》卷27安州应山县:“百雁关,按《图经》云:昔有雁息其上,故以为名。”即“黄岘关”。
即大庾岭。在今江西大余、广东南雄县之间。《水经·溱水注》:连水“出南康县凉热山连溪,山即大庾岭也,五岭之最东矣,故曰东峤山”。《元和志》卷34始兴县:“大庾岭一名东峤山,即汉塞上也,在县东北一百七十二
即今湖南凤凰县西北六十里得贺。《方舆纪要》卷81麻阳县“鸦剌关”条下:“宣德六年,镇筸砦苗叛,总兵萧绶讨之,夺其池河营。”即此。清置游击把总领兵驻防。
即今广西宾阳县东梁村,接贵港市界。明置巡司于此。村名。在海南省琼海市西北部。属万泉镇。人口500。清末从广东高州府吴川县迁此,为林氏单姓居住,取名梁村。盛产甘蔗,素有“甘蔗村”之称。有公路接嘉岭公路。
战国赵邑,后属燕。在今河北任丘市北鄚州镇东北三里。《史记· 赵世家》: 惠文王五年 (前333),“与燕鄚、易”。西汉置县。古邑名。战国赵邑,后属燕。在今河北省任丘市北鄚州镇。赵惠文王五年(前2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