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背阴障堡

背阴障堡

一作背隐嶂堡。明置,属广宁前屯卫。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大风口水库北背荫障。明 《辽东志》 卷3: 永安堡 “堡东背阴障可按伏”。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 卷30: 背阴嶂堡在 “ (宁远州) 城西一百四十八里”。《方舆纪要》 卷37广宁前屯卫“铁场堡’ 条下: “背隐堡在卫西北三十里。《志》 云:嘉靖二十五年置。”


猜你喜欢

  • 梵音水

    在今四川汉源县北。《明一统志》卷73黎州安抚司: 梵音水“在司城南一十五里。俗传唐僧三藏至此,持梵音而泉涌出,故名。色如米沈,味甘。宋政和间,太守宇文侯过而饮之,曰佳泉也,易名粲玉泉。泉南数十步有二巨

  • 周近水

    即今云南南华、楚雄、元谋等县市间之龙川江。《新唐书·南蛮传》: “永徽初,大勃弄杨承颠私署将帅,寇靡州,都督任怀玉招之不听,高宗以左领军将军赵孝祖为郎州道行军总管,与怀玉讨之。至罗仵侯山,其酋秃磨蒲与

  • 相兴都督府

    唐置,为党项羁縻府,属灵州都督府。其地当在今宁夏黄河两岸地。后废。

  • 山阳县

    ①西汉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焦作市东十里墙南村北侧。《后汉书·献帝纪》:建安二十五年(220),“奉帝为山阳公”。即此。北魏属汲郡。北齐废。②东晋义熙九年(413)置,为山阳郡治。治所即今江苏淮安

  • 滏水

    上游即今河北磁县滏阳河,下游西汉时东北至今肥乡县西入漳水,北魏前改在古邺城 (今临漳县西南) 东入漳。左思 《魏都赋》 “北临漳滏”,即此。元、明后改流成为今滏阳河。古水名。上游即今河北省磁县滏阳河,

  • 大峨眉山

    亦名峨眉大山。即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峨眉山。《元和志》卷31峨眉县:“峨眉大山,在县西七里。《蜀都赋》云:‘抗峨眉于重阻。’两山相对,望之如峨眉,故名。”唐、宋以来成为佛教胜地。南宋范成大曾游大峨眉山,写

  • 东路右翼中左旗

    即蒙古车臣汗部右翼中左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克鲁伦河东。

  • 两垭山

    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北。《方舆纪要》卷73龙安府平武县:两垭山“在府东北七十里。山岭分峙两垭,路通青川、广、昭等处”。

  • 八柏桥镇

    即八百桥镇。今江苏六合县东北三十里八百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六合县: “八柏桥镇在城东北三十里。”

  • 谢?

    即漕矩吒。 唐西域国名。 都城在鹤悉那城(今阿富汗喀布尔南加兹尼)。《新唐书·西域传》:谢�� “居吐火罗西南, 本曰漕矩吒, 或曰漕矩, 显庆时谓诃达罗支,武后改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