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家桥
又名通济桥。即今河北献县北十里臧桥乡。清乾隆 《献县志》 卷 1: 通济桥 “即臧家桥,县北十里。顺治十八年建木桥,长十五丈”。
又名通济桥。即今河北献县北十里臧桥乡。清乾隆 《献县志》 卷 1: 通济桥 “即臧家桥,县北十里。顺治十八年建木桥,长十五丈”。
唐置,属嘉诚县。在今四川松潘县北虹桥关。《元和志》卷32嘉诚县:“大定戍在县北四十里。”后废。唐置,即今松潘县北虹桥关。属松州嘉诚县(治今四川松潘县)。
即明置打冲河中左千户所的简称。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北。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4《边防记》盐井卫:“打冲河守御千户所,洪武中立中左一所。今分为五,在卫北百六十里。唐为沙野城,今沙平递运所其旧址也。”
在今四川涪陵市东乌江注入长江处。《水经·江水注》: 江水 “于黄石, 东为铜柱滩”。《寰宇记》 卷120涪陵县: 铜柱滩,“ 《周地图记》云: 涪陵江中有铜柱滩,昔人于此维舟,见水底有
即拉里。在今西藏嘉黎县西北嘉黎。清 《西藏图考》 卷3: 拉里 “ 一作喇里”。
一作甲日宗。即今西藏曲松县。原西藏地方政府设拉加里宗。1960年改设拉加里县。1965年改名曲松县。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曲松县拉加里。1960年撤销,改置拉加里县。
即淀流河集。今河北乐亭县西北二十五里汀流河镇。在河北省乐亭县西北部。面积38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高采庄,人口460。1953年设汀流河镇,1958年改公社,1972年迁驻高采庄,197
北宋改岐平县置,属奉国县。即今四川苍溪县东北一百里岐坪镇。
战国魏邑。在今河南卫辉市西南二十里汲城村。《史记·秦本纪》: 庄襄王三年(前247),“蒙骜攻魏高都、汲,拔之”。又,《秦始皇本纪》:七年(前240),“以攻龙、孤、庆都,还兵攻汲”。古邑名。战国魏邑
唐显庆二年 (657) 于西突厥木昆部置,属北庭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境。约8世纪前后废。
①商代都城。传有三亳: (1) 南亳,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相传汤曾居此。(2) 北亳,在今河南商丘县北,相传诸侯于此拥戴商汤为盟主。(3) 西亳,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尸乡沟一带。《史记·殷本纪》:“自契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