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竹隘
亦作苦竹寨。南宋置,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剑门关西第二道关隘上。《元史·宪宗纪》: 八年(1258) 十月,“帝驻跸剑门。戊子,攻苦竹隘”,即此。《方舆纪要》 卷68剑州: 苦竹隘,“ 《志》 云:在小剑山顶,四际断崖,前临巨壑,孤门控据,一夫可守。宋置戍于此”。
又称苦竹寨。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小剑山顶。宋置戍于此。南宋宝祐六年(1258年)蒙古军次剑门,拔苦竹隘,即此。
亦作苦竹寨。南宋置,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剑门关西第二道关隘上。《元史·宪宗纪》: 八年(1258) 十月,“帝驻跸剑门。戊子,攻苦竹隘”,即此。《方舆纪要》 卷68剑州: 苦竹隘,“ 《志》 云:在小剑山顶,四际断崖,前临巨壑,孤门控据,一夫可守。宋置戍于此”。
又称苦竹寨。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小剑山顶。宋置戍于此。南宋宝祐六年(1258年)蒙古军次剑门,拔苦竹隘,即此。
在今青海格尔木市西南唐古拉山乡 (沱沱河) 附近 ( 一说在今杂多县西北当曲以北加力曲一带)。为唐代鄯城县(今青海西宁市)至吐蕃逻些城(今西藏拉萨市) 交通要道之 一。《新唐书·地理志》鄯城县: “大
①西晋置,属巴西郡。治所在今四川苍溪县西南东青镇。南朝宋废。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汉昌县置,属隆州。治所即今四川苍溪县。《舆地纪胜》卷185引《元和志》:苍溪县“以苍溪谷为名”。大业初属巴西郡。唐
在唐长安城怀远坊东南隅,今陕西西安市。宋敏求《长安志》卷10载:大云经寺“本名光明寺,隋开皇四年,文帝为沙门法经所立。时有延兴寺僧昙延,因隋文赐以蜡烛, 自然发焰,隋文奇之,将改所住寺为光明寺,昙延请
明置,属大足县。在今四川大足县北三十里化龙乡。《明史·地理志》:大足县“北有化龙关”。
又名木瓜坪、木瓜墩。即今四川松潘县东南小河乡南木瓜墩。《方舆纪要》卷73龙安府平武县:木瓜番寨“在府西北二百里,近小河所。境土迫促,种类不繁,虽有五寨,约男女不过二三百人。嘉靖二十三年,导白草番为乱,
即今贵州凤冈县北官坝。《明史·四川土司传》: 杨应龙攻陷綦江,“益结九股生苗及黑脚苗等为助,屯官坝,声窥蜀”。即此。在今贵州省凤冈县北。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平播之役,酉阳宣抚司于此败播州军。
驿站名。元置,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左旗北。
在今西藏安多县一带。唐时地居青海交通要道。《新唐书·地理志》鄯州西平郡:“(鹘莽峡)百里至野马驿。经吐蕃屯田,又经乐桥汤,四百里至閤川驿。”即今西藏自治区聂荣县东陇雀湖。唐入吐蕃驿道经此。
即今安徽休宁县西三十里齐云山。《寰宇记》卷104休宁县:白岳山“在县西四十里。山峰独耸,有峻崖小道凭梯而上。其三面并绝壁二百余丈,不通攀援。峰顶阔四十亩,有古阶迹、瓦器、池水、石室,亦尝有道者居之。其
一作设里汪。在今里海西北、高加索山附近。《元史·曷思麦里传》 帝:“命曷思麦里招谕曲儿忒、失儿湾沙等城,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