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州
元至元二十三年 (1286) 降英德路置,属江西行省。治所在真阳县 (今广东英德市)。辖境相当今广东英德市及翁源县地。大德四年 (1300) 复改英德路。至大初又降为英德州。明洪武二年 (1369)改为英德县。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英德府为路,二十三年降为州,治真阳县(今英德市)。大德四年(1300年)复为路。至大元年(1308年)又降为州,废真阳县。辖境相当今广东省英德市和翁源县地。属江西行省。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为县。
元至元二十三年 (1286) 降英德路置,属江西行省。治所在真阳县 (今广东英德市)。辖境相当今广东英德市及翁源县地。大德四年 (1300) 复改英德路。至大初又降为英德州。明洪武二年 (1369)改为英德县。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英德府为路,二十三年降为州,治真阳县(今英德市)。大德四年(1300年)复为路。至大元年(1308年)又降为州,废真阳县。辖境相当今广东省英德市和翁源县地。属江西行省。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为县。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郊锦屏山马耳峰南麓。1979年在此发现旧石器晚期遗址及岩画。
①在今安徽蒙城县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21寿州蒙城县: 驼山 “山首尾高而中陷,俗呼驼腰山,一名灵山”。②在今山东青州市西南八里。《明一统志》 卷24青州府: 驼山 “以形似名。山阴有龙湫,上有龙
在今河北新城县东。《方舆纪要》 卷12新城县: 南里河在 “县东北二十里。《志》 云: 琉璃河支流也,与顺天府良乡县接界”。
①1947年由阳曲县析置,为山西省会。治所即今山西太原市。②集镇名。即今福建将乐县北大源乡。《清一统志·延平府》“高滩市”条下:“太原市,在(将乐)县北八十里隆溪上都。”别称并州。古称晋阳。在山西省中
即获水。在今河南东部,安徽、江苏北部。晋以后被认为是汴水的下流,通称汴水。《水经》 作猚水。即“获水”。
在今山西文水县东。《新唐书·地理志》:文水县 “西十里有常渠。 武德二年, 汾州刺史萧引文水 (今文峪河) 南流入汾州”。在今山西省文水县东。《新唐书·地理志》:汶水县
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四十六里溱水东岸曲梁村。北魏曾置曲梁县于此。
亦名孤山、都山。在今河北唐县东北十八里。《汉书·地理志》 望都县注引张晏曰: “尧山在北,尧母庆都山在南,登尧山见都山,故以为名。”《续汉书 ·郡国志》 注引 《帝王世纪》: “尧封唐,尧山在北,唐水
在今印度西部坎贝湾附近地区。《元史·外夷传》:至元二十三年(1286),“海外诸蕃国以杨庭壁奉诏招谕,至者皆来降”。诸国之中有“来来”国。1292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离中国西行曾至此。
在今河北沧州市北三里。《清一统志·天津府二》:条山“在沧州城北三里。按《旧志》,谓唐阳城所隐,今考城所居中条山在蒲州。此中山在青县,条山在沧州, 二山牵合并称,与彼无涉”。古山名。即今山西省西南部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