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豪镇
即土壕铺。今河南渑池县西二十四里英豪镇。民国 《渑池县志》 卷 1: 西区有 “英豪镇”。原名土豪。清康熙四十二年 (1703) 巡抚徐改英豪。
在河南省渑池县西部。面积89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英豪,人口 2950。古以地处崤山取名土崤,后转音为土豪。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河南巡抚徐潮迎驾至此,嫌土豪一名不佳,更名英豪。1956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0年置镇。产小麦、玉米、烟叶等。有煤矿和电线、煅烧等厂。陇海铁路、310国道经此。
即土壕铺。今河南渑池县西二十四里英豪镇。民国 《渑池县志》 卷 1: 西区有 “英豪镇”。原名土豪。清康熙四十二年 (1703) 巡抚徐改英豪。
在河南省渑池县西部。面积89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英豪,人口 2950。古以地处崤山取名土崤,后转音为土豪。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河南巡抚徐潮迎驾至此,嫌土豪一名不佳,更名英豪。1956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0年置镇。产小麦、玉米、烟叶等。有煤矿和电线、煅烧等厂。陇海铁路、310国道经此。
在今湖南东安县西。《方舆纪要》 卷81东安县: “定田泉在县 (治今紫溪市镇) 西二十五里。源有五窍,溉田甚众,因名。”
即今俄罗斯阿尔泰共和国鄂毕河上源比亚河上之捷列茨科耶湖。《清一统志·科布多》:阿勒坦淖尔“在科布多城北,阿尔坦淖尔乌梁海旗东北。绰尔齐河、沙克尔河、巴什库斯河、阿斯巴图河,俱出阿勒坦淖尔乌梁海旗,合北
在今江苏江阴市东十里金童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 江阴县图: 东有金童桥。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江阴县东有 “金童桥镇”。
元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龙里县西南。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龙里县西南。属新添葛蛮安抚司。后废。
亦名峨眉大山。即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峨眉山。《元和志》卷31峨眉县:“峨眉大山,在县西七里。《蜀都赋》云:‘抗峨眉于重阻。’两山相对,望之如峨眉,故名。”唐、宋以来成为佛教胜地。南宋范成大曾游大峨眉山,写
即不其县。在今山东青岛市城阳区北。《续汉书·郡国志》 作“不期”,字误。
即今山东枣庄市西齐村镇。旧属峄县,以富庶称。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峄县西北有齐村集。
传说夏代有穷后羿所迁。《左传·襄公四年》 魏绛对曰,“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其地说法各异:(1)即穷谷,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五十里。《史记·夏本纪》 正义引《括地志》:“河南有穷谷,盖本有穷氏所迁也。”(2
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舆地纪胜》卷176黔州:“小歌罗山在黔江县东北五十二里。”
在今福建古田县东南。《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石平桥“在县治东南。宋建。寻废。明朝宣德间再建,复圯。成化十五年重修,为石墩十有一,覆以亭五十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