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喀图河
在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天成河,为岱海东南之小河。《清一统志· 察哈尔》: 莽喀图河 “在(镶红旗察哈尔) 旗东南五十里。源出正红旗察哈尔界内,西北流入黛哈池”。
在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天成河,为岱海东南之小河。《清一统志· 察哈尔》: 莽喀图河 “在(镶红旗察哈尔) 旗东南五十里。源出正红旗察哈尔界内,西北流入黛哈池”。
明置,属复州卫。即今辽宁瓦房店市北得利寺镇。《明史·地理志》 复州卫: “东有得利赢城,元季土人筑,洪武四年二月置辽东卫于此,寻徙。”
即今江苏新沂市西南四十二里堰头乡。旧属宿迁县。明万历 《宿迁县志》 卷2: 堰头镇 “去治西北七十里”。1949年划归新安县 (后改新沂县,又改设新沂市)。
一名哺鸡坡。在今山西新绛县北。《清一统志·绛州一》: “哺饥坂在州北五里,相传赵盾食翳桑饥人处。”
①西汉置,属胶东国。治所在今山东昌邑市东南十五里密城。东汉初废。安帝复置, 属北海国。西晋属北海郡。北齐徙治今山东潍坊市,为高阳郡治。隋开皇初郡废, 县属青州。十六年(596)属潍州。移下密县于今潍坊
在今福建福清市东。《方舆纪要》 卷96福清县: 松林江 “在县东。去海口镇五里,东流入海”。
①唐南诏置,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十六里凤仪镇西郊。唐樊绰《蛮书》卷3:“阁罗凤据石和城,俘施各皮。”②在今云南洱源县西北。《新唐书·南蛮传》:施浪诏之裔“据石和城,阁罗凤攻虏之”。南诏筑,在今云南省大理市
在今河南荥阳市北。《左传》: 宣公十二年(前597),“晋师在敖、部之间”。杜注: “敖、鄗二山在荥阳县西北。”古山名。《左传》宣公十二年(前597年):“晋师在敖、鄗之间。”杜预注:“敖、鄗二山在荥
①即武城。相传为吴王阖闾所筑,在今江苏昆山市西北武城村。《汉书·地理志》 会稽郡娄县: “有南武城。阖闾所起以候越。”②南越国都城。在今广东广州市。春秋战国时吴建。《初学记》 卷24引 《吴地记》 载
古族名。《史记·大宛传》: “然闻其西可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曰滇越,而蜀奸出物者,或至焉。”秦、汉时期滇越在今云南腾冲一带,处从蜀通身毒的交通要道上。
即高郭故城。在今河北任丘市西北十七里。《寰宇记》 卷66鄚县: 高郭故城,“滹沱河经高郭城南面,亦称裹角城,以水裹其角而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