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安事变旧址

西安事变旧址

原为张学良公馆和杨虎城公馆。张学良公馆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建国路69号(原金家巷17号)。杨虎城公馆在今西安市新城广场北侧,省政府机关大院西部。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东北军和西北军在此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陕西临潼骊山脚下,实行兵谏,逮捕了蒋介石。12月16日,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到西安调停,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陕西省西安市,包括张学良公馆和杨虎城公馆止园等建筑。张公馆在建国路69号(原金家巷1号)。建于1932年,为东西排列三座三层砖木结构西式楼房。外有围墙。东楼是机要楼,中楼有客厅、会议室,西楼为张学良居室(在三楼)。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叶剑英率中共代表团来西安,住在东楼。中共代表团与张、杨会谈及与南京政府代表谈判多在中楼。止园在北大街青年路。建于1933年。主楼为传统宫殿式建筑,拱顶、飞檐、碧瓦、朱柱。西安事变前夕,张、杨在此密商发动兵谏,1936年12月17日,周恩来亲至止园,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982—1985年全面维修,1986年在张学良公馆建立西安事变纪念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 学 良 公 馆


猜你喜欢

  • 南充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安汉县置,属隆州。治所在今四川南充市北五里。《寰宇记》 卷86南充县: “以古充国为名。” 大业初属巴西郡。唐武德四年 (625) 为果州治,天宝初为南充郡治,乾元初复为果

  • 侣俸场

    即今四川铜梁县西侣俸镇。清光绪 《铜梁县志》 卷2: 侣俸场 “在县北 (西) 二十里”。

  • 金竹坪

    即今湖北宜昌县北金竹乡 (金竹坪)。明置巡司于此。

  • 忠峒土司

    清初改忠峒安抚司置,属施州卫。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东南。雍正十三年 (1735)废。清初改忠峒宣抚司置,治今湖北省宣恩县东南。雍正十三年(1735年)废。

  • 招贤集

    即今山东莒县东北三十五里招贤镇。清嘉庆 《莒州志》 卷3有招贤集。

  • 当标城

    吐蕃筑,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南。北宋崇宁二年(1103)收复,改名安疆砦。

  • 罗冈市

    即今广东兴宁市西北罗冈镇。明正德 《兴宁县志》 卷2: 罗冈步市 “在县北七十里”。《方舆纪要》 卷103兴宁县 “消陂尾隘” 条内: “ 《志》 云:县北九十里有罗冈隘,接江西安远县界。” 万历中设

  • 晋源县

    1947年改太原县置,治晋源 (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1949年迁治太原市 (今山西太原市)。1951年撤销,并入太原市。旧县名。1947年因太原县析城区设市,为避免混淆,遂改太原县为晋源县,治晋

  • 汧阴县

    北魏永熙元年(532)置,为东秦州、陇东郡治。治所在今陕西陇县东南十六里。西魏改名杜阳县。北周明帝二年(558)迁治今陇县城。大象二年(580)复名汧阴县,仍为陇东郡治。隋开皇五年(585)改为汧源县

  • 界首驿

    即今安徽含山县西南清溪镇西界石铺。《方舆纪要》 卷29含山县: 界首驿 “在县西南四十里。明洪武十五年设,宏治五年裁,与巢县分界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