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邯水
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其东为东邯水,俱自北而南,流入黄河。《后汉书·马武传》:“永平初,马武击西羌,追击到东、西邯,大破之。”又《西羌传》载:永元中,“侯霸复上复东、西邯屯田五部”。
古水名。在今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其东为东邯水,俱自北而南,流入黄河。东汉永平初马武击破西羌于东邯、西邯,永元中侯霸置东邯、西邯屯田五部,均指此。
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其东为东邯水,俱自北而南,流入黄河。《后汉书·马武传》:“永平初,马武击西羌,追击到东、西邯,大破之。”又《西羌传》载:永元中,“侯霸复上复东、西邯屯田五部”。
古水名。在今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其东为东邯水,俱自北而南,流入黄河。东汉永平初马武击破西羌于东邯、西邯,永元中侯霸置东邯、西邯屯田五部,均指此。
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兴凯湖南。清属宁古塔副都统。清曹廷杰 《西伯利东偏纪要》: “赵老背地方在红土岩南四十三里,双城子北六十里。” 清咸丰年间被俄割占。
从今山西大同至怀仁县小马营涧煤矿。长约30余公里。与京绥铁路(今京包线)相衔接。
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九十五里青弋江上。唐李白有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诗: “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白波若卷雪,侧石不容舠。渔人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清一统志·宁国府》: 涩滩“在泾县西九十五里。
北宋熙宁七年 (1074) 置,属河南府。治所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元丰九域志》 卷1: 阜财监“铸铜钱”。金废。
在今广西柳城县东北太平镇上油村。《方舆纪要》卷109柳城县:上油峒“万历二年洛容叛瑶与上油峒诸贼相连络,官军讨之,分遣别将杨照等攻上油”。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城县境。明万历二年(1574年)官军讨上油
①又名濮岩。在今四川合川市北。《舆地纪胜》卷159合州:濮岩“在州北五里。或云即北岩”。明万历《合州志》卷1:濮岩“在州治西北三里。因濮国,故名。又曰北岩”。②在今四川资中县北,为资中四岩之一。《舆地
①北周天和二年(567)于中江水滨置汉安戍,寻改为中江县,属资中郡。治所在今四川内江市西二里。隋开皇元年(581)避杨忠讳改为内江县。②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改玄武县置,属潼川府。治所即今四川中
清雍正十一年 (1733) 置,属广东省。治所在今广东梅州市。嘉庆十二年 (1807) 升为嘉应府,十七年 (1812) 复为嘉应州。辖境相当今广东梅州、兴宁、五华、平远、蕉岭等市县地。1912年废。
①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塔城。清雍正七年 (1729) 置塔城土把总。②即塔尔巴哈台城。今新疆塔城市。《清史稿·地理志》 塔尔巴哈台直隶厅: “塔城左翼副都统、参赞大臣、领队大臣、副将驻。”集镇
在今陕西扶风县东二十五里杏林镇。《方舆纪要》卷55扶风县:杏林镇“其地多杏,亦曰杏林古驿”。(1)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北部。面积52.2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曾营。因杏林村得名。1957年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