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都

西都

①周武王都镐(今陕西长安县西北沣河东岸镐京村附近),至成王时,别营王城(今河南洛阳市)为东都,故称镐京为西都。

②新莽始建国四年(12),以洛阳为东都,因称常安(王莽改长安为常安)为西都。

③东汉迁都雒阳城,因称西汉旧都长安为西都。班固有《西都赋》。

④唐显庆二年(657),以洛阳宫(今河南洛阳市)为东都,称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为西都(或西京)。

⑤唐宝应元年(762)以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为西都,不久罢。

⑥五代梁改唐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为西都。《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开平元年(907)四月,“升汴州为开封府,建名东都。其东都改为西都”。即此。

⑦五代唐同光元年(923)以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市)为西京,亦称西都。后晋天福三年(938)罢。

⑧五代吴都江都府(今江苏扬州市),至南唐改都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市),因称江都府 为东都,江宁府为西都。《南唐书·烈祖纪》:升元元年(937),“以建康为西都”。


(1)周武王都镐,至成王时别营雒邑(今河南洛阳市)为东都,因称镐京(今陕西西安市区西)为西都。(2)东汉都雒阳(今河南洛阳市),因称西汉故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为西都。(3)唐显庆二年(657年)以洛阳为东都,因称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为西都,又称西京。(4)唐宝应元年(762年)以凤翔府(治今陕西凤翔县)为西都,不久罢。(5)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建都开封府(治今河南开封市),号东都,因改唐东都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阳市)为西都。(6)五代吴都江都府(治今江苏扬州市),至南唐改都江宁府(治今江苏南京市),因称江都府为东都,江宁府为西都。(7)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以京兆府(治今陕西西安市)为西京,又称西都。至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年)罢。


猜你喜欢

  • 古高平堡

    北宋置,属怀德军通峡砦。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后废。

  • 汉牛山

    在今四川小金县西南。《清一统志·懋功屯务厅》:汉牛雪山“在懋功屯务厅西南三百八十里。绵亘二百余里,直达明正土司界内”。

  • 蒙赉山

    在今河南安阳县西南二十五里。《明一统志》 卷28彰德府: 蒙赉山,“后魏孝文帝迁洛阳,于山下颂赉从臣。因名”。

  • 黄沙渡

    在今贵州金沙县东南鸭池河北岸。明置巡司于此。

  • 河北路

    北宋至道三年 (997) 置,为十五路之一。治所在大名府 (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辖境相当今河北易水、雄县、霸州和天津市海河以南,及山东、河南两省黄河以北的大部。熙宁间分为东、西二路: 东路治所在

  • 乌贪訾离国

    汉西域国名。自单桓国分置,属西域都护府。国都在于类谷(今新疆呼图壁县境,一说在昌吉市南)。西域古国名。汉时王治于娄谷,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县南呼图壁河河谷一带。属西域都护。三国以后,并属车师后部

  • 嘉兴州

    明永乐五年 (1407) 属交趾布政司。治所在笼县 (今越南永富省青山县)。辖境相当今越南山萝省及永富省、河山平省部分地。宣德二年 (1427),地入安南。

  • 西夏碑

    又称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现保存在甘肃武威文庙内。西夏天祐民安五年(1094)立。高2.5米,宽0.9米,厚0.3米。碑首西夏文篆字题额为“敕感应塔之碑文”。正文为西夏文楷书,计二十八行,每行六十五字。

  • 新平镇

    亦名昌南镇、陶阳镇。东晋置,即今江西景德镇市。水土宜制陶器,自南朝陈始有制瓷业。清蓝滨南 《景德镇陶录》 卷5: “陈至德元年,诏镇以陶礎贡建康。” 自唐以来陶瓷业迅速发展,“武德四年,诏新平民霍仲初

  • 桑园子

    在今甘肃兰州市东南。即明肃藩种桑处。宣统 《甘肃新通志》 卷3兰州府皋兰县图: 东南有桑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