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高铺
亦作石膏铺。即今四川仁寿县西北八十七里视高乡。清光绪 《仁寿县志》 卷1: 北路有石膏铺。民国改作视高铺。
亦作石膏铺。即今四川仁寿县西北八十七里视高乡。清光绪 《仁寿县志》 卷1: 北路有石膏铺。民国改作视高铺。
即今内蒙古巴林右旗驻地。清初以来为巴林右旗驻地。乾隆十九年(1754)迁治今巴林右旗北五十里沙巴尔台苏木。1912年复迁回大板镇。“大板”,蒙古语称“伊和板生”,意为大房子。(1)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
在今江西金溪县西北。为金溪水注入抚河之口,因名。《陈书·周文育传》: 永定三年 (559),讨王琳、余孝励,“文育遣吴明彻为水军,配周迪运粮,自率众军入象牙江,城于金口”。王琳攻周迪,“迪等败绩,文育
即今安徽歙县西南十五里堨田。清乾隆《歙县志》 卷1 《都鄙》 有堨田村。
在今广东汕尾市东碣石湾西岸西湖村西北。清时建有炮台。
在今湖南怀化市南。《舆地纪胜》 卷71沅州: 板门山 “对峙如门”。《方舆纪要》 卷81沅州“明山” 条下: 板门山 “宋时为向蛮据守处”。
在今云南通海县东。《方舆纪要》 卷115通海县: “新生泉在县东十里。可溉田百亩。”
在今山东蓬莱市东南七十里。《隋书·地理志》:牟平县有“九目山”。《寰宇记》卷20蓬莱县:“晏谟《齐记》云:‘山有九窍, 因名九目。’”
1934年置,属察哈尔省。治所在今河北崇礼县东北太平庄。1936年改设崇礼县。1934年由张北县析置,治今河北省崇礼县太平庄。1947年升县,隶察哈尔省。
又名駞涧、驰涧。即今安徽蒙城县西北三十六里戴沟。《方舆纪要》 卷21: 驼涧 “涧水出駞山,因名”。《梁书·陈庆之传》: 大通元年 (527),魏遣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等率马步十五万援救涡阳,“前军至驼
古代西藏族部名。即象雄。古译称羊 (扬)同,分为大羊同、小羊同二部,大羊同在今西藏阿里地区北部及毗邻克什米尔之拉达克地区,小羊同在今西藏阿里地区南部扎达、普兰等县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