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辽县
辽太平十年(1030)置,属上京临潢府。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附近。《辽史·地理志》:迁辽县在“京东北”。今上京故城址东北三合堂村,有辽代聚落、古城遗址,当是迁辽县。金废。
古县名。辽太平中置,治临潢府郭下(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东北)。金废。
辽太平十年(1030)置,属上京临潢府。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附近。《辽史·地理志》:迁辽县在“京东北”。今上京故城址东北三合堂村,有辽代聚落、古城遗址,当是迁辽县。金废。
古县名。辽太平中置,治临潢府郭下(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东北)。金废。
又作公爷府。即今内蒙古喀喇沁旗驻地锦山镇。清乾隆八年(1743)建公爷府于此。1948年喀喇沁右旗迁驻于此。1949年置喀喇沁旗。1956年设公爷府镇。1966年改名锦山镇,取锦绣河山之意。
在今湖北阳新县西。《方舆纪要》 卷76兴国州: 朝天堤 “在州西五里古龙关下。永乐间,知州樊继修筑。今亦名樊公堤”。
在今宁夏银川市南。《方舆纪要》卷62宁夏镇:红花渠在“镇南五里,分唐来渠水东南,溉田七百余顷。复引入城中,民汲甚便”。
在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张堰镇南。《水经·沔水注》: 谷水 “东出五十里,有武原乡,故越地也。秦于其地置海盐县。《地理志》 曰,县故武原乡也,后县沦为柘湖”。《舆地纪胜》 卷3嘉兴府: 柘湖 “在华亭县南
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北。《方舆纪要》卷41襄陵县:三磴山在“县西南十五里。山长九十余里,其形三层,山之北有龙斗峪”。
自奉天 (今辽宁) 新民至法库止。计长80公里。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 英商请借款修筑,后因日人反对未果。
在今山东邹城市南十二里野店村南。是一处东西长约 1000米、南北宽约 800米的高台地,属大汶口文化遗址。1971—1973 年进行三次发掘,出土大量文物。文化堆积层厚1米余,上层含大量新石器明代红色
元改金昌府置,治所在洛阳 (今河南洛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伊川县以北,巩义、登封二市以西,黄河以南,陕西潼关以东地。明洪武元年(1368) 改为河南府。又称河南路。元改金昌府置,治洛阳县(今河南洛阳市
又名小岱峰。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六十里,东临东平湖。寺庙、殿宇依山而建。山西北陡壁之上有一天然石洞,名 “老虎洞”,高2米,广20平方米。四周古木参天。洞下菩萨庙,为明代始建,清乾隆间重修。庙两旁有 “
即加玉宗。今西藏隆子县东南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