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祥山
在今四川高县东北。《舆地纪胜》卷163叙州:迎祥山“在庆符县东二十里”。《方舆纪要》卷70庆符县:迎祥山在“县东二十里。宋置祥州以此(名)”。
在今四川高县东北。《舆地纪胜》卷163叙州:迎祥山“在庆符县东二十里”。《方舆纪要》卷70庆符县:迎祥山在“县东二十里。宋置祥州以此(名)”。
明置,属清平卫。即今贵州凯里市西北五里桥乡。
隋开皇三年 (583) 置,属多业县。即今四川潼南县西南光辉镇史家坝瓦子堡。大业十二年(616) 升为隆龛县。古镇名。隋开皇三年(583年)置,即今重庆市潼南县西崇龛。大业十二年(616年)升为隆龛县
1948年河南革命根据地由商水县析置,治周家口 (今河南周口市)。在河南省东部。面积1.19万平方千米(市辖区148平方千米)。人口 1074.7 万(市辖区36.7万)。辖川汇区和商水、西华、淮阳、
在今河北卢龙县东十八里。《方舆纪要》 卷17卢龙县: 部落岭,“ 《志》 云: 唐初居黑水部于此,因名。明建文二年,辽东兵克昌黎,燕将谷祥败辽东兵于定流河,又追败之于部落岭”。即此。古山名。在今河北省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四十八里崛山之巅。始建于唐贞元二年(786)。初名崛教寺。五代唐李克用、李存勗父子曾来此焚香,并题名刻石于此。明弘治间改今名。
①又名同孝山。在今江苏铜山县西二十五里夹河乡闸口村。《水经·获水注》: “获水又东径同孝山北。山阴有楚元王冢,上圆下方,累石为之,高十余丈,广百许步,经十余坟,悉石也。” 《明一统志·徐州》: 楚王山
唐天宝前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宝兴县境。后废。
在今四川乐山市西南沙湾镇南。《元和志》卷31绥山县:小峨眉山“在县南六里”。《方舆纪要》卷52嘉定府:小峨山“在峨眉县南三十里,一名铧刃山,又有李仙洞”。
在今广东南海市西北松岗镇西大圃村。清光绪《广州府志》卷69墟市:南海县有“大圃墟”。
在今湖南桃源县北。即今白洋河上游。《方舆纪要》 卷80桃园县 “苏溪” 条下: “又黄石溪,在县北百二十里。出香山村,下流合苏溪入沅江。”村名。在安徽省青阳县南部、九华山东麓、黄石溪西岸。属陵阳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