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通州

通州

①西魏废帝二年 (553) 改万州置,治所在石城县 (隋改通川县,即今四川达川市)。唐杜佑《通典》: 通州 “以居四达之路,故名”。隋大业三年(607) 改为通川郡治。唐武德元年 (618) 复改为通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为通川郡,乾元元年 (758)复为通州。辖境相当今四川达川、达县、宣汉、开江、万源、城口等市县地。北宋乾德三年 (965) 改为达州。唐诗人元稹在元和间任通州司马,写下歌颂通州的诗篇。

②五代周显德五年 (958) 改静海军置,治所在静海县 (今江苏南通市)。北宋天圣元年 (1023) 改为崇州,明道二年 (1033) 复改通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 改为通州路,二十一年 (1284) 复为通州,属扬州路。明洪武初省静海县入州,属扬州府。清雍正二年 (1724) 升为直隶州。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北泰兴、如皋以东地区。因直隶顺天府有通州,俗称此为南通州。1912年废。

③辽圣宗时改龙州置,属辽阳府。治所在通远县 (今吉林四平市西一面城)。辖境相当今吉林四平、梨树、辽源及辽宁昌图、西丰等市县地。金废。

④金皇统八年 (1148) 改浚州置,治所在黎阳县 (今河南浚县东)。天德三年 (1151) 复改为浚州。

⑤俗称北通州。金天德三年 (1151) 置,属大兴府。治所在潞县 (今北京市通县)。《元史· 地理志》: 通州 “取漕运通济之义,有丰备、通济、太仓以供京师”。辖境相当今北京通县、河北三河市及大厂回族自治县地。元属大都路。明洪武初省潞县入州,属顺天府。为明、清漕粮仓储转运的京畿重镇。清设总督仓场侍郎驻此。1913年改为通县。


(1)州名。(1)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万州置,治石城县(今四川达州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达州、开江、宣汉、万源,重庆市城口等市县。隋大业初改通川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通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通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通州。北宋乾德三年(965年)改达州。(2)五代周显德五年(958年)改静海军置,治静海县(今江苏南通市)。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改名崇州。明道二年(1033年)复为通州。属淮南东路。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南通、海门、如皋、如东、通州等市县地。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为路,二十一年复为州。明洪武初以静海县省入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属江苏省。因直隶顺天府有通州,故俗称此为南通州。1912年废州改为南通县。(3)金皇统八年(1148年)改浚州置,治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属河北西路。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浚县、滑县、淇县。天德三年(1151年)复改浚州。(4)金天德三年(1151年)置,治潞县(今北京市通州区),属中都路。辖境相当今北京市通州区及河北省三河市地。元浚修通惠河,自大都东至州城南,为运粮要地。明扩至今天津市武清、宝坻等区地。清不辖县。俗称北通州。1913年降为通县。1997年改为通州区。(5)辽景宗保宁七年(975年)置,治通远县(今吉林四平市西一面城)。金废。(2)区片名。在北京市通州区西北部,北运河、通惠河、温榆河汇合处。区人民政府驻地。五代后唐为潞县治,名潞城。金天德三年(1151年)置通州,为州治。明洪武元年(1368年)撤潞县入通州,筑州城,正统十四年(1449年)在州城西南筑新城。清康熙九年(1670年)重修。为金、元、明、清四代京东漕运仓储重地。1913年改州为县。1949年设通县镇,属河北省。1951年为县属区级镇,称通镇。1953年置通州市。1958年划入北京市,设通州区,为区治。1960年通州区改通县,为县治。1997年复为通州区,为区治。现为北京最大的卫星城镇。工商业发达。北方精密机械厂、北京光学仪器厂、北京锻压机床厂等驻此。工业以机械、化学、印刷、食品等为主。建有通州商业大厦、通州百货商场等大型设施。京秦、京承铁路和京通、京哈高速公路及通顺、通黄等公路经此。有燃灯佛塔、通州清真寺、李卓吾墓、永通桥(八里桥)及明代中、西仓遗址等名胜古迹。


猜你喜欢

  • 纳溪口

    纳溪水(今永宁河)入长江之口。在今四川泸州市西南安富镇(永宁河东岸)。《宋史·地理志》 纳溪县:“皇祐三年,纳溪口置砦。绍定五年升为县。”明置纳溪口巡司于此。

  • 三秦

    ①秦亡后,项羽三分秦故地关中,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领有今陕西中部咸阳以西和甘肃东部之地;司马欣为塞王,领有今陕西咸阳以东地区;董翳为翟王,领有今陕西北部地区。合称三秦。唐明皇《登蒲州逍遥楼》诗:“十征

  • 四镇

    ①《周礼·春官·大司乐》:“四镇五岳崩”,将四镇与五岳并举。郑玄注曰:“四镇,山之重大者,谓扬州之会稽(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青州之沂山(在今山东临朐县南)、幽州之医无闾(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西)、

  • 四鼎山

    又名四顶山。在今安徽肥东县南。《隋书·地理志》:庐江郡襄安县有四鼎山。《方舆胜览》卷48庐州:四顶山,“《郡国志》:魏伯阳炼丹之所”。《清一统志·庐州府一》 引《县志》:“山俯瞰巢湖,上有四峰特起。”

  • 戎邑道

    西汉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北。东汉废。西汉置,治今甘肃省清水县北。属天水郡。东汉初废。

  • 大伊镇

    即今江苏灌云县治。《宋史·魏胜传》:南宋绍兴末,“遂取海州……距海州南八十里大伊,与金兵遇,胜迎击走之,追至城下”。《清一统志·海州》:大伊镇“在州南六十里。本朝乾隆十二年,移州同于此”。1948年灌

  • 金渠镇

    清置,属郿县。即今陕西眉县东南金渠镇。在陕西省眉县西北部。面积58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金渠镇,人口 4120。镇以驻地名。元代金姓重疏“宁戚渠”,故名。清雍正年间曾建镇。1949年设金

  • 半城镇

    即今江苏泗洪县东南半城镇。《清一统志·泗州》:半城镇“在州东北一百十里。商贾辐辏,居民稠密,附近河潮。本朝乾隆四十二年,添设州判驻此,巡私缉匪,兼管水利”。在江苏省泗洪县东南部,东濒洪泽湖。面积26.

  • 垞城

    亦作秺城。即今江苏铜山县北坨城。《水经·泗水注》: “泗水又径留县,而南径垞城东。”《元和志》 卷9徐州彭城县: “故垞城,在县北二十六里。或曰古崇侯国。兖州人谓实中城曰垞。” 《方舆纪要》 卷29徐

  • 黄崖峪关

    明置,属蓟州。为长城关隘之一。在今天津市蓟县北四十里。明、清守卫要地。清道光 《蓟州志》 卷6: “黄崖关,险难行,故明时特设守备隶马兰路。国朝裁汰守备改设把总。……嘉庆十三年以后,廷议以斯地形扼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