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通海县

通海县

元初置通海千户,至元十三年 (1276) 改通海县,属宁州,为临安路治。治所即今云南通海县。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云南卷上: “县北三里有通海湖,县以湖名。” 明、清属临安府。民国初属云南蒙自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6年与河西县合并置杞麓县。1958年复名通海县。


在云南省中部。属玉溪市。面积721平方千米(其中湖面为36.86平方千米)。人口26.7万。辖6镇、3乡(为1蒙古族乡、1彝族乡、1傣族彝族乡)。县人民政府驻秀山镇。“通海”名始见于唐,因杞麓湖东、岳家营村东有落水洞泄湖水,故名。唐置通海镇,南诏置通海都督府。宋大理改设秀山郡。蒙古宪宗时置通海千户所,隶善阐(今昆明)万户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通海千户为通海县,隶临安路(治今通海县),后隶宁州。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临安路为临安府,徙治建水;通海县改属临安府。清因之。1912年设通海县。1914年属蒙自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0年属玉溪专区。1956年通海、河西两县合并称杞麓县。1960年改通海县。1970年属玉溪地区,1997年属玉溪市。地处滇中高原湖盆区南部。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烤烟、稻、蚕豆、小麦、玉米为主。有渔业。工业有工艺美术、建材、石棉、电力机具、纺织、民族银制品、中药制品等。大栗园—小羊街、晋思公路过县城。名胜古迹有秀山、圆明寺、里山仙人洞等。


猜你喜欢

  • 金齿所

    明洪武中置金齿千户所,属金齿军民司。治所即今云南保山市。万历十三年 (1585) 改镇安守御千户所,移驻猛淋。

  • 高家行市

    亦称高家行镇。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西北二十八里东沟乡驻地 (高行)。清同治《上海县志》 卷1: 高行市在 “县东北三十里。分南行、中行、北行。南行属川沙,中行与川沙接境”。

  • 小花岭

    在今湖北京山县北三十九里。原名小焕岭。又名唤岭。1940年中国共产党豫鄂边区党政军机关迁此,改名小花岭,意为革命之花。后在此建立新四军第五师。

  • 袁团镇

    北宋置,属慎县。即今安徽肥东县西北元疃镇。

  • 丰城县

    ①三国吴置,属苍梧郡。治所当在今广西苍梧县、藤县境。南朝宋初废,元嘉中复置,属永平郡,齐以后废。②西晋太康元年(280)以富城县改名,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丰城市南四十一里丰水西荣塘。南朝梁属巴山郡。

  • 平佳山

    又作平嘉山、彭家山。即今台湾东北彭佳屿。明夏子阳《使琉球录》:“过平佳山”,即此。古岛屿名。即今台湾省基隆市东北海中彭佳屿。明夏子阳《使琉球录》:“过平佳山。”即此。又作彭家山(见《顺风相送》)、平嘉

  • 乐安驿

    在今广东阳江市西乐安村。《方舆纪要》卷101阳春县:乐安驿在“县南九十里,接阳江县界。隆庆五年筑城”。

  • 下干峨山

    在今云南腾冲县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18腾越州:下干峨山在“州北十五里。下有城,亦名下干峨。又上干峨山,在州西北二十五里。下有池,名清河,亦名上干峨。周五百余丈。亦曰澄镜湖”。

  • 南武都县

    南齐改武都县置,属南新巴郡。治所在今四川绵竹县西北遵道镇。北周废入晋熙县。古县名。南朝齐时置,治今四川省绵竹市西北。北周时废入晋熙县。

  • 筑山

    一作竹山。在今湖北竹山县西。《明一统志》 卷29襄阳府: 筑山“在竹山县西五里。筑水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