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县
1918年升通辽镇置,属奉天省洮昌道。治所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通辽市。1929年直属辽宁省。1945年划归辽北省。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51年析置通辽市。1958年撤销,并入通辽市。据《内蒙古自治区概况》: 因地处西辽河沿岸,故称通辽。
旧县名。1918年由辽源县(今双辽市)析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1958年并入通辽市,1964年复置。1986年撤销,并入通辽市。
1918年升通辽镇置,属奉天省洮昌道。治所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通辽市。1929年直属辽宁省。1945年划归辽北省。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51年析置通辽市。1958年撤销,并入通辽市。据《内蒙古自治区概况》: 因地处西辽河沿岸,故称通辽。
旧县名。1918年由辽源县(今双辽市)析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1958年并入通辽市,1964年复置。1986年撤销,并入通辽市。
①西汉置,属云中郡。治所当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塔布陀罗亥古城。汉初周勃击韩王信于代,前至武泉,破匈奴于其北。东汉末废。《水经·河水注》: “其 [武泉] 水 (按: 即今小黑河) 东出武泉县之故城
南朝陈置,属建州。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东筋竹镇。辖境相当今广西岑溪县东部地。隋开皇十年(590)改为永业县。南朝陈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东筋竹。隋开皇中改为永业县。
即今吉林梅河口市东北莲河村。奉海铁路经此,有梅西支线通西安 (今辽源)。
即九稚。又作九离。即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东岸之朱盖。《梁书·诸夷·中天竺国》: “从扶南发投拘利口,循海大湾中正西北入历湾边数国,可一年余到天竺江口,逆水行七千里乃至焉。” 宋郑樵 《通志》 卷 198
①在今四川若尔盖县境,一说在今松潘县西北境。《资治通鉴》: 唐贞观九年 (635),“赤水道行军总管李道彦行至阔水,见赤辞无备,袭之,获牛羊数千头。于是群羌怨怒,屯野狐峡,道彦不得进; 赤辞击之,道彦
又名驳乐山、福禄山、阳龙山。在今广西桂林市东。《元和志》卷37临桂县:驳鹿山“一名福禄山,在县东北十五里”。《舆地纪胜》卷103静江府:驳鹿山,“按《旧经》云: 初元康师居此,唐玄宗赐白鹿,常出入骑之
明置,属奴儿干都司。驻地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扎兰屯市西南绰儿河。后废。
即镇南关。今广西凭祥市西南四十五里友谊关。《方舆纪要》 卷111凭祥州: 镇南关 “即界首关也”。见“友谊关”。
清置,属潞城县。即今山西潞城县东微子镇。在山西省潞城市中东部。面积72.9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北街,人口3780。驻地以殷商纣王之庶兄微子的封地而得名。《大清一统志》潞安府古道:微子城
清乾隆年间置,在今哈萨克斯坦东部额敏河北。清《塔尔巴哈台事宜》卷3:“巴克图卡伦“在城西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