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邺县

邺县

①战国魏置,秦属邯郸郡。治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西汉为魏郡治。东汉末相继为冀州、相州治。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为魏王,定都于此。三国魏都洛阳,邺仍为五都之一。十六国后赵、前燕、北朝东魏、北齐皆定都于此。成为河北地区最繁富的大都市之一。有两城,南北相连,北城为曹魏因旧城增筑。《水经·浊漳水注》:“城之西北有三台(按:即冰井、铜爵、金虎),皆因城为之基,巍然崇举,其高若山……城东西七里,南北五里。”城址在今临漳县西南邺镇、三台村以东一带。南城为东魏初年高欢所筑,城周二十五里,大于北城。城址在今临漳县西南漳河之南河图、倪辛庄以南。北周大象二年(580)城毁, 改邺县为灵芝县。隋开皇十年(590)复为邺县。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入临漳县。

②南朝宋侨置,属高阳郡。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临淄地。北齐废。

③1947年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由临漳县漳河以南及安阳县部分地区析置,治辛店集(今河南安阳县北辛店乡)。1949年改属平原省,徙治崇义村(在今河北临漳县南)。1952年复属河南省,迁治白壁集(今河南安阳县东白壁镇)。1954年撤销,并入安阳县。


古旧县名。战国魏置,治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镇。秦属邯郸郡。汉为魏郡治。西晋建兴初改临漳县,寻复名邺县,仍为魏郡治。北周大象二年(580年)移治安阳城(今河南安阳市),原址改置灵芝县。隋开皇十年(590年)改邺县为安阳县,复改灵芝县为邺县。属魏郡。唐属相州。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废。1949年复置,治今崇义集。1952年移治白壁集。1954年撤销,并入安阳县。


猜你喜欢

  • 石河场

    即今山东胶州市东北石河。产海盐。清时设盐大使于此,后移即墨县之金口镇。

  • 东谷

    在今甘肃临夏市东南十五里。《资治通鉴》:唐会昌四年(844),“吐蕃论恐热之将岌藏丰赞恶恐热残忍,降于尚婢婢。恐热发兵击婢婢于鄯州,婢婢分兵为五道拒之。恐热退保东谷”。即此。

  • 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宁远等处宣抚司

    简称碉门宣抚司。元初置,属吐蕃等处宣慰司。治所在今四川天全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天全、泸定、康定等县地。《元史·地理志》: 至元二年 (1336),雅州碉门安抚使高保四言: “碉门旧有城邑。中统中为宋人所

  • 皮城

    南北朝时蒲山国(皮山国)都城。在今新疆皮山县东南。《魏书·西域传》:“蒲山国,故皮山国也,居皮城,在于阗南。”

  • 沙丘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析临清县置,属贝州。治所在今临清市西。大业初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毛州。贞观元年(627)废。

  • 厉山

    一名烈山。又名重山、丽山。在今湖北随州市北。《史记·五帝本纪》 正义引《括地志》云:“厉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上有石穴,曰神农生于厉乡,所谓烈山氏。”

  • 马首山

    ①即马头山。在今山西新绛县西北四十里,与乡宁、稷山县交界处。《清一统志·绛州》:马首山“俗名马头山。《州志》:《左传》‘赵盾田于首山’, 即此”。②又名首山、驻跸山。即今辽宁辽阳市西南首山。《新唐书·

  • 鱼齿山

    在今河南平顶山市西南。《左传》: 襄公十八年 (前555),楚师伐郑,“涉于鱼齿之下”。《水经·汝水注》: “湛水出犨县北鱼齿山西北,东南流,历鱼齿下。”即“鱼陵”。

  • 曼哒喇萨

    即今印度东南沿海之马德拉斯。清谢清高 《海录》: “曼达剌萨在明牙剌西少南,由葛支里沿海陆行二十余日,水路顺风约五六日,俱英吉利所辖地。至此别为 一都会,在城郭,英吉利居此者亦有万人。”

  • 十四道沟

    即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西十四道沟镇。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7:临江县至长白县之途程有十四道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