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州
治所在邻山县(今四川大竹县东南)。《宋史·地理志》 作“隣州”。
亦作潾州。南朝梁大同三年(537)置。治所在邻山县(今四川大竹县东南)。辖境相当今四川大竹、邻水等县地。西魏废帝时改为邻山郡。隋开皇三年(583)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 八年(625)废。
又作潾州。南朝梁大同三年(537年)置,治邻山县(今四川大竹县东南)。辖境约相当今潜水以东、长江以西、巴水东北一带。西魏废帝时改为邻山郡。隋开皇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邻州,八年废。
治所在邻山县(今四川大竹县东南)。《宋史·地理志》 作“隣州”。
亦作潾州。南朝梁大同三年(537)置。治所在邻山县(今四川大竹县东南)。辖境相当今四川大竹、邻水等县地。西魏废帝时改为邻山郡。隋开皇三年(583)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 八年(625)废。
又作潾州。南朝梁大同三年(537年)置,治邻山县(今四川大竹县东南)。辖境约相当今潜水以东、长江以西、巴水东北一带。西魏废帝时改为邻山郡。隋开皇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邻州,八年废。
明洪武三年 (1370) 改浔州路置,属广西布政司。治所在桂平县 (今广西桂平县)。辖境相当今广西桂平、贵港、平南等县市地。清属广西省。民国初废。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浔州路置,治桂平县(今广西桂
南朝梁承圣中置,治所在曲江县(在今广东韶关市南十里武水西)。《清一统志·韶州府》:“时有衡州治含洭,故谓此为东衡。”隋开皇九年(589)改为韶州。唐武德四年(621)又改番州置,治所在曲江县(今广东韶
①北魏初置,治所在南太平郡(神䴥元年改征平郡,后改正平郡,即今山西新绛县)。辖境相当今山西闻喜、曲沃、新绛、河津、稷山、绛县、垣曲、万荣等县及河南济源市等地。太和十八年(494)废。东魏
即渤盆国。今加里曼丹岛南部彭布安河口之瓜拉彭布安。《宋史·真宗本纪》: 大中祥符四年(1011),有蒲婆国来贡。
北宋置,属宜兴县。即今江苏宜兴市南五十里湖㳇镇。 后讹为湖㳇。 《方舆纪要》 作“湖没”; 《清一统志》 作 “湖汊”。明、清置巡司于此。
北周闵帝改北地郡置,治所在义亭城(今陕西富平县东北十里旧县村)。武帝建德二年(573)废。
亦名葛山。即今四川梓潼县西北卧龙镇之卧龙山。《新唐书·地理志》: 梓潼县 “有亮山”。《舆地纪胜》 卷186隆庆府: 葛山 “旧名亮山。在梓潼县北二十五里”。
①在今福建仙游县西北苦竹。明属永春县。《方舆纪要》 卷99泉州府永春县: 苦竹岭 “在县东,接仙游县界。嘉靖四十一年,倭自仙游来犯,义兵拒却之于此”。②在今福建宁化县北。《方舆纪要》 卷98汀州府宁化
俗称水门塘。在今安徽霍邱县东北八里。《方舆纪要》卷21霍邱县:大业陂在“县东北十五里。周二十余里。人呼为水门塘。相传古名镇淮洲,陷而为陂”。
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88南安府南康县: 河田水在 “县西百四十里,地名黄雀垇。源出至坪里船场,分二派: 一自茆平桑坝注长龙; 一自新溪径长龙合为至坪江。又东为瑞阳江,合于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