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郑州

郑州

①北魏置,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隋开皇初废。

②东魏武定七年 (549) 改颍州置,治所在颍川郡 (治颍阴城,今河南许昌市)。辖境相当今河南许昌、禹州二市及鄢陵、长葛、临颍、扶沟等县地。北周大定元年 (581) 改为许州。

③隋开皇三年 (583) 改荥州置,治所在成皋县(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大业二年 (606) 移治管城县 (今郑州市)。三年 (607) 改为荥阳郡。唐武德四年 (621) 复为郑州,移治虎牢 (今荥阳市西北汜水镇)。贞观七年 (633) 还治管城县。辖境相当今河南郑州、荥阳、新郑三市及中牟、原阳等县地。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废。元丰八年 (1085) 复置。元属汴梁路。明初省管城县入郑州。1913年降为郑县。


(1)东魏武定七年(549年)改颍州置,治颍阴县(今河南许昌市)。北周改为许州。(2)隋开皇初改荥州置,治成皋县(后改汜水县,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大业二年(606年)治管城县(今河南郑州市)。三年改为荥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于虎牢城(今汜水镇)置,贞观七年(633年)移治管城县(今郑州市)。天宝初改为荥阳郡,乾元初复为郑州。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郑州、荥阳、新郑、中牟、原阳等市县地。其后辖境屡有变化。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元丰八年(1085年)复置。属京西北路。金属南京路。元属汴梁路。明洪武初废管城县入州,属开封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属河南省。十二年仍属开封府。光绪三十年(1904年)又升为直隶州。辖境相当今河南省郑州、荥阳等市县地。1913年改为郑县。


猜你喜欢

  • 蛾眉山

    ①亦作峨嵋山。在今安徽和县城内。《方舆纪要》 卷29和州: 蛾眉山 “在州治西北。城跨山脊”。②在今浙江余姚市西。《方舆纪要》 卷92余姚县: 蛾眉山 “在县西四十里。山高二百余丈,周七十里,唐天宝六

  • 柳杨铺

    清置,在今四川康定县东三十里。乾隆《卫藏通志》 卷4: 头道水至柳杨,“一路柳阴密箐,沿沟十五里过沈坑,十五里抵打箭炉”。

  • 跨鹤山

    亦名驾鹤山。在今四川剑阁县南。《舆地纪胜》 卷186隆庆府: 紫霄观 “旧名普成。在普成县南一里,倚驾鹤山。晋张陵驾鹤往来是山,今有憩鹤亭”。《方舆纪要》 卷68剑州: 跨鹤山 “在州西南废黄安县治东

  • 和龙宫

    东晋咸康七年 (341) 鲜卑慕容皝所筑,在今辽宁朝阳市。《晋书·慕容皝载记》: 东晋永和元年 (345),“时有黑龙白龙各一,见于龙山,皝亲率群僚观之,去龙二百余步,祭以太牢。二龙交首嬉翔,觧角而去

  • 火州

    本汉魏以来高昌城,西州回鹘时音讹作火州,一作和州。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南哈拉和卓西南。约在元明之际迁今哈拉和卓。明前期察哈台汗后裔在此建立割据政权,居民以畏兀儿族为主。15世纪中叶为土鲁番所并。本汉魏以

  • 台县

    西汉以台邑为侯国,属博阳郡。治所在今山东济南市东北十三里。高帝六年(前201)封东郡尉戴野为台侯,即此。后属济南郡。景帝三年(前154)废台国,改为台县。东汉属济南国。西晋废。古县名。西汉景帝三年(前

  • 玉皇庙

    ①在今山西晋城市城东二十四里府城村北。创建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金泰和七年(1207)重修。元至正十五年(1355)建山门及钟鼓楼。明、清均有修葺。分三个院落。现存玉皇殿(后大殿)为创建时原物,

  • 叫口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交口。元至正十二年(1352),董抟霄大败徐寿辉将项普略于叫口,遂复于潜县。即此。在今浙江省临安市西。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董抟霄大败徐寿辉将项普略于叫口,遂复於潜县,即此。

  • 白霫部

    隋、唐铁勒十五部之一。在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北、蒙古国东方省东南。《新唐书·回鹘传》:“白霫居鲜卑故地,直京师东北五千里,与同罗、仆骨接。避薛延陀,保奥支水、冷陉山,南契丹,北乌罗浑,东靺鞨,西拔野

  • 吕洞山

    在今湖南保靖县南,接吉首市界。《清一统志·永顺府》:吕洞山“在保靖县东南百五十里,接乾州厅界”。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吕洞山在“(乾州)城西北五十里。绵亘数十里,复山叠嶂,其北麓为保靖之夯沙、夯略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