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郑州市

郑州市

1928年析郑县城区置,属河南省。治所即今河南郑州市。1931年裁入郑县。1948年复置。1954年为河南省会。


简称郑。在河南省中部偏北,北临黄河。省人民政府驻地。面积 7446 平方千米(市辖区944平方千米)。人口661万(市辖区239.8万)。辖二七、中原、金水、管城回族、上街、惠济6区和中牟县,代管荥阳、巩义、登封、新密、新郑5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中原区。西周为管国,春秋为郑邑。隋开皇元年(581年)改荥州为郑州,治成皋(后改汜水县,今荥阳市汜水镇)。《郡县释名》河南卷上:郑州“周管叔鲜封于此。有管仲城,后为郑国。州从国名也”。开皇十六年置管城县,置管州。大业二年(606年)废管州,移郑州治管城;三年改为荥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置郑州、管州,郑州治虎牢城,管州治管城。贞观元年(627年)废管州入郑州,七年郑州移治管城。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元丰八年(1085年)复置。崇宁四年(1105年)郑州建为西辅郡,为宋代四辅郡之一。金贞廞四年(1216年)改管城县为故市县,后复名管城县。明洪武初废管城县入郑州,属开封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属河南省;十二年复属开封府。光绪三十年(1904年)又升为直隶州。1913年废郑州为郑县。1928年析郑县县城置郑州市,1933年撤销。1948年复设郑州市。1952年郑县撤销,并入郑州市和新郑、中牟二县。1954年河南省会从开封迁此。1958年开封专区所属荥阳、巩县、密县、新郑、登封五县划入,1961年五县复归开封专区。1971年开封地区荥阳县划入,1983年开封地区撤销,所属巩县、新郑、密县、登封、中牟五县划入。1991年巩县改巩义市。1994年新郑、登封、荥阳三县改市,密县改新密市。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平原过渡区,黄河流经北部边缘,贾鲁河、双洎河、颍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市郊农产以小麦、玉米、稻、棉花、油料作物、蔬菜为主。特产“黄河鲤鱼”。矿产有铝土、煤、耐火黏土、水泥灰岩、铅、锌、石棉等。有纺织、机械、冶金、电缆、化学、卷烟、电力等工业,为全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和铝产地。京广、陇海铁路,京珠、连霍高速公路,107、310国道及郑永、郑南等公路经过。有郑州大学、河南医科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多所。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商城遗址、二里岗遗址、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古荥汉代冶铁遗址、黄河游览区、“二七”纪念塔、“二七”纪念堂、少林寺、嵩山等。


猜你喜欢

  • 西康省

    简称康。清末拟建西康省。1914年傅嵩林奏请设西康省云:“边地方古康地,其地在西,拟名西康省。”1926年设西康屯政使,1929年改设西康政务委员会, 1939年正式建西康省, 省会在康定县(今四川康

  • 冲虚观

    在今广东博罗县西北五十里罗浮山东麓。初称都虚,建于东晋咸和年间,是葛洪所建四庵中的南庵,也是他修道炼丹行医采药之所。东晋义熙初置葛洪祠。唐天宝中扩建为观。北宋元祐二年(1087)哲宗赐“冲虚观”额。1

  • 望陵台 (臺)

    又名铜雀台。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三台村。东汉建安十五年 (210) 曹操筑。唐岑参《登古邺城》 诗: “城隅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

  • 九顶山城

    南宋末建,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凌云山。《元史·忙古带传》:至元十二年(1275),“从汪田哥攻九顶山,破之,杀都统一人,嘉定降”。即此。

  • 阳陵陂

    在今湖北襄樊市(樊城)西北八里。《三国志·魏书·徐晃传》: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北攻襄樊,“晃所将多新卒,以羽难与争锋,遂前至阳陵陂屯”。即此。

  • 拉子

    即拉孜。今西藏拉孜县东北拉孜。《清高宗实录》 卷1333载,乾隆五十四年 (1789) 六月辛巳,“军机大臣等议覆四川成都将军鄂辉等条奏收复巴勒布(今尼泊尔) 侵占藏地,设站定界事宜” 中称:“拉子地

  • 朱坑墟

    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北珠坑镇。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移滨江巡司于此。

  • 归化城厅

    清雍正元年(1723)置,属山西大同府(后改属朔平府)。治所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南隅旧城。乾隆六年(1741)升为直隶厅,直属山西省。1912年改为归化县。清雍正元年(1723年)置直隶厅,治今内蒙

  • 旧土尔扈特东路二旗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由伏尔加河流域回到祖国后设置,分为左、右二旗,属乌讷恩素珠克图盟。驻牧地在今新疆乌苏、奎屯两市西南部。

  • 西平城

    十六国汉置,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北四十里。《资治通鉴》:东晋永嘉六年(312),汉主刘聪以“济南王骥为征西将军,筑西平城以居之”。即此。十六国汉嘉平二年(312年)筑,在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北。《晋书·刘聪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