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桥镇
北宋置,属乐陵县。即今山东乐陵市。后改富平镇,明洪武二年 (1369) 移乐陵县治此。
北宋置,属乐陵县。即今山东乐陵市。后改富平镇,明洪武二年 (1369) 移乐陵县治此。
明置,属武清县。在今天津市西杨柳青。《方舆纪要》卷11武清县:“杨青驿在县东南一百五十里。旧置驿并递运所于此。嘉靖十九年改置于天津卫,今属河间府静海县。”
即今安徽石台县东北小溪水北岸七都镇。明万历《石埭县志》有七都。
唐贞观四年(630)以处降羌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八年(634)改为位州。
明万历中置,在今山西岢岚县东北三井镇。
又名积石原。在今陕西眉县西北渭河北岸。《三国志·魏书·郭淮传》:青龙二年(234),诸葛亮出斜谷,“淮策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即此。(1)即“渭北”。(2)即“积石原”。
即今广东化州市西南笪桥镇。清光绪 《高州府志》 卷10化州: 笪桥在 “州西南四十六里”。
唐大历中置羁縻州,属邕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广西来宾县西南迁江镇北红水河北岸。北宋天禧四年 (1020) 改为迁江县。唐大历中置羁縻州,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西南迁江镇北、红水河北岸。北宋天禧四年(10
(雲) 山 在今湖南慈利县东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77慈利县 “骑龙山” 条下: 琼云山 “高耸干云,根蟠四十里”。
西夏置,属凉州府。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县东境。《元史·太祖纪》: 二十一年 (1226),“取西凉府搠罗、河罗等县,遂逾沙陀,至黄河九渡,取应里等县”。古县名。西夏置,在今甘肃省武威市东境。属西凉府。元废
①在今广西钦州市南。《明一统志》卷82廉州府:文笔山“在钦州南二里。又名镇安峰。山峦峭拔,状若文笔”。②在今贵州福泉县东南五里。《方舆纪要》卷121平越府:文笔山“一峰挺秀,如立笔然,下临三江。稍西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