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都亭驿

都亭驿

唐、宋时设于都城或陪都的馆驿。(1) 唐代设于京师长安的馆驿。《续高僧传》 卷4 《玄奘传》: “从故城之西南至京师朱雀街之都亭驿。” 据元人骆天骧 《类编长安志》 卷4,驿在朱雀街西第一街第二坊,即通化坊 (在今陕西西安市内)。(2) 唐代设于东都洛阳的馆驿。《旧唐书·封常清传》: 天宝十四载 (755) 十二月,常清在东都洛阳抗击安禄山叛军,不利,“常清退入上东门。……又战于都亭驿。不胜,退守宣仁门”。此驿在宣仁门外清化坊 (在今河南洛阳市内)。(3) 唐代设于北都太原的馆驿。《全唐文》 卷542令孤楚 《奏太原府资望及选拔状》 云:“伏以太原府龙兴盛业,……官标留守,驿署都亭。”此驿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4) 北宋设于东京开封府接待外蕃使节的馆驿。在今河南开封市内。《宋朝事实》 卷12: “真宗景德后,契丹请盟,每使至,……舍于都亭驿。” (5) 南宋设于京城临安府接待外蕃使节的馆驿。在今浙江杭州市内。《舆地纪胜》卷1行在所 (临安府) 馆驿: 都亭驿 “在候潮门里,国信所附。《朝野杂记》 云: ‘北使至阙,……入余杭门,至都亭驿’”。


(1)唐代设在都城、陪都的馆驿。《资治通鉴》:乾宁二年(895年),“王行瑜等杀(韦)昭度、李谿于都亭驿”。此在都城长安城内通化坊。《旧唐书·吕元膺传》:元膺为东都留守,“留守防御将二人,都亭驿卒五人”。此在东都洛阳城内清化坊。《全唐文·奏太原府资望及官吏选数状》:“官标留守,驿署都亭。”此在北都太原府城内。(2)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改都城开封城内怀信驿置,以接待辽使;又设都亭西驿,接待夏使。南宋设在临安府(今杭州)候潮门里泥路西侍从宅侧次,为馆伴外国使之地。


猜你喜欢

  • 潇湘

    ①湘江的别称。《山海经· 中山经》: “交潇湘之渊。”《水经·湘水注》 引 《湘中记》 曰:“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蒱矢,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雪,赤崖若朝霞,是纳潇湘之名矣。” 又或专指湘江中游与

  • 北惯墟

    即今广东阳东县东北北惯镇。清道光《阳江县志》卷1有北惯墟。

  • 进流川

    即今山西壶关县治。唐贞观十七年(643)壶关县自高望堡(今县西七里)徙治于此。

  • 惠民市

    1945年8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惠民县城区及近郊析置,治所即今山东惠民县。1948年撤销,并入惠民县。旧市名。山东解放区设。1945年由惠民县城区析置。在今山东省北部。1948年撤销,仍并入惠民县。

  • 白塔寺

    即妙应寺。在今北京市西城区阜城门内大街路北。因寺内有一座元代建筑的大型藏式佛塔,上下遍涂白垩,故名。

  • 西川

    唐方镇名。至德二载(757)分剑南节度使西部地置剑南西川节度使,简称西川节度使。治所在成都府(治今四川成都市)。辖境屡有变动,长期领有成都府及彭、蜀、汉、眉、嘉、邛、简、资、茂、黎、雅以西诸州,约当今

  • 大谷墟

    在今广东南海市西南大谷村,南隔西江与鹤山、新会二县为界。清光绪《广州府志》卷69墟市:南海县有“大谷墟”。

  • 榆林卫

    明成化七年 (1471) 置,为延绥镇治。治所在榆林堡 (今陕西榆林市)。清雍正二年 (1724)省入绥德州。八年于此置榆林府。明成化七年(1471年)置,治榆林堡(今陕西榆林市)。属陕西都司。清雍正

  • 惠远城

    清乾隆二十九年 (1764) 建,为伊犁九城之一。在今新疆霍城县东南,伊犁河北岸。为伊犁将军治所,又称库勒或大城。同治十年 (1871) 俄侵占伊犁,城遭毁坏。光绪八年 (1882) 在旧城北十五里建

  • 北清郡

    应为北淯郡。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南。《魏书·地形志》 讹作“北清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