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鄃县

鄃县

①西汉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五十里。亦作俞。《汉书· 沟洫志》: 武帝元光中,“武安侯田蚡为丞相,其奉邑食鄃。鄃居河北,河决而南则鄃无水灾”。东汉属清河国。三国魏属清河郡。西晋又属清河国。北魏属平原郡。北齐省。

②东晋时侨置,南朝宋属清河郡。治所疑在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城东南城子村。北魏属东清河郡。北齐废。

③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贝州。治所即今山东夏津县。大业初属清河郡。唐属贝州。天宝元年(742) 改夏津县。


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汉时曾为侯国,吕陀、栾布、田蚡、马武等相继封于此。属清河郡,后或属清河国,或属清河郡。北齐省。(2)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今山东省夏津县,属清河郡。唐属贝州。武德四年(621年)刘黑闼起义于漳南,曾攻下此地。天宝元年(742年)改名夏津。


猜你喜欢

  • 石阡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石阡县。明洪武初改置石阡长官司。元置,治今贵州省石阡县汤山镇。属思州安抚司。明改石阡长官司。

  • 明通关

    即今四川城口县南明通镇 (明通井)。《清一统志·太平厅》: 明通关 “在厅东二百里。明置巡司。今裁”。

  • 契丹

    古东胡诸后裔的一支,初附宇文部,4世纪中叶宇文部败散,始分出,号契丹。居地在辽河上游潢河 (今西拉木伦河)、土河 (今老哈河) 流域。传说其始祖生八子,后裔衍为八部。北魏时,八部各入贡,交市于和龙 (

  • 宣德府

    蒙古中统四年 (1263) 改宣宁府置,治所在宣德县 (今河北宣化县)。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家口市宣化、万全、阳原、蔚县、涞源及山西广灵、灵丘等县地。元后至元三年 (1337) 改为顺宁府。蒙古中统四年(

  • 西女学洞

    在今陕西富平县北。唐杜光庭《东西女学洞记》:“长安富平县北定陵后通关乡,入谷二十余里,有二洞,一名东女学,一名西女学。其东女学崖壁悬绝,洞门在崖面,跻攀不及,夜往往闻读书之声;其西女学约山有路,可到洞

  • 遂山

    在今山东嘉祥县西南五十三里。《方舆纪要》卷33嘉祥县: 遂山 “其西有古洞,深二三里”。

  • 石笋溪

    在今山西永济市中条山北麓下。唐卢纶有《奉陪侍中游石笋溪十二韵》诗。

  • 东岩山

    在今江西黎川县东。《明一统志》卷53建昌府:东岩山“在新城县东四十里。叠嶂排空,与日山相望”。俗称东山、麟山。在福建省莆田市西北角。山上旧有数百年古松200多株,宋元摩崖石刻多处。有北宋淳化元年(99

  • 汉阳堰

    唐建。在今四川双流县东南籍田镇东。《新唐书·地理志》 籍县:“东五里有汉阳堰,武德初引汉水溉田二百顷,后废。文明元年,令陈充复置,后又废。”在今四川省双流县籍田镇东。唐武德初引汉水溉田二百顷,后废。文

  • 齐洮铁路

    齐昂、洮昂二铁路的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