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渡
即野戍渡。在今河南济源市与孟津县之间的黄河上。《资治通鉴》: 唐乾元二年 (759),“段秀实帅将士妻子及公私辎重,自野戍渡河待命于河清之南岸。(史) 思明见兵于河清,欲绝 (李) 光弼粮道,光弼军于野水渡,以备之”。胡三省注: “野戍即野水渡,置戍守之,因谓之野戍。”
即“野戍”。
即野戍渡。在今河南济源市与孟津县之间的黄河上。《资治通鉴》: 唐乾元二年 (759),“段秀实帅将士妻子及公私辎重,自野戍渡河待命于河清之南岸。(史) 思明见兵于河清,欲绝 (李) 光弼粮道,光弼军于野水渡,以备之”。胡三省注: “野戍即野水渡,置戍守之,因谓之野戍。”
即“野戍”。
一作口。 又名贵池口、 池口。 即今安徽贵池市秋浦河入江口。《宋书·张兴世传》: 刘胡遣袁部将沈仲玉领千人取南陵, 迎接粮运, “行至贵口,不敢进”。《
“大运河”的简称,即“京杭运河”。
在今湖北武穴市东北。《清一统志·黄州府一》:大阖山“一名峇嵝山。《县志》, 山有五峰。曰嶙峮、曰翠屏、曰梵合、曰图密、曰嶛,环绕似墙宇壁立。前为飞龙岭,亦曰罡风峡。后曰海潮峰。峰之背曰
即纳溪。今四川南部永宁河。《清史稿·地理志》 纳溪县:“纳谿,俗名清水河, 即永宁河下流,源出阿永番部,东流入大江。”
在今浙江富阳市东渔山乡。《清一统志·杭州府》: 渔山埠 “在富阳县东三十里。明初设税课局于观山东,成化间移此。总富阳新城商税”。即今浙江省富阳市东渔山镇。明初设税课局于观山之东,成化年间移至渔山埠,以
又作冠子街。即罐子街。今湖南衡南县(驻衡阳市) 东南七十二里冠市镇。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清一统志·太原府一》: “婴山在太原县西北三里。《隋图经》 云: 婴山,并州之主山。”
元改鸾州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北二十里。明洪武初废入南丹州。元改鸾州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西北。明洪武初废。
北魏永兴二年(410)置,治所在秀容县(今山西忻州市西北五十五里杨庄附近)。辖境相当今山西忻州、原平两市地。太平真君七年(446)属肆州。北齐废。北魏永兴二年(410年)置,治秀容县(今山西忻州市西北
即今陕西子洲县治。《方舆纪要》卷57葭州:双湖峪“其间有窑砦六十余所,近代砦为贼薮,官军讨之”。1944年子洲县迁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