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山
①在今浙江海盐县西南三十二里六里乡。《舆地纪胜》 卷3: 六里山 “一名金粟山”。《方舆纪要》 卷91海盐县 “长墙山” 条: 金粟山 “周回六里,亦名六里山,下临澉浦”。
②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北二十五里。《清一统志·同州府一》 引 《雍胜略》: “山有碎石如粟,故名。”唐明皇泰陵在此。
①在今浙江海盐县西南三十二里六里乡。《舆地纪胜》 卷3: 六里山 “一名金粟山”。《方舆纪要》 卷91海盐县 “长墙山” 条: 金粟山 “周回六里,亦名六里山,下临澉浦”。
②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北二十五里。《清一统志·同州府一》 引 《雍胜略》: “山有碎石如粟,故名。”唐明皇泰陵在此。
或称蔺阳、北蔺。战国赵地,在今山西柳林县西北孟门镇。《史记· 赵世家》: 成侯三年(前372),“魏败我蔺”; 成侯二十四年 (前351),“秦攻我蔺”,皆此。古邑名。又作蔺阳或北蔺。《战国策·西周策
1931年2月由平泉县北部及喀喇沁中旗、喀喇沁右旗析置,治所在小城子(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小城子镇)。同年12月改名宁城设治局。1931年2月由平泉县北部及喀喇沁中旗、喀喇沁右旗析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宁
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南。《资治通鉴》: 唐圣历二年 (699),吐蕃论赞婆来降,“以为右卫大将军,使将其众守洪源谷”。胡三省注: “洪源谷在凉州昌松县界。”
①即今湖南新宁县东北二十二里白沙镇。清《乾隆内府舆图》:新宁县东北有白沙塘。②即今广东遂溪县西杨柑镇西北白沙塘。《清一统志·广东统部》:雷州营右营守备驻此。
又作三弗齐、三佛国。都城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巨港。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2:“三佛齐国在南海之中,诸蕃水道之要冲也。东自阇婆诸国,西自大食、故临诸国,无不由其境而入中国者。”
西汉置,属胶东国。治所即今山东平度市。《汉书·地理志》: 郁秩县 “有铁官”。东汉改为胶东侯国。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平度市。属胶东国。王莽时改胶东国曰郁秩,当移国治此。东汉建武六年(30年)更封
北宋置,属盐亭县。在今四川盐亭县东二十里黄甸镇南山村。在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南部。面积219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何店,人口1.2万。1948年属随县第十七区。1956年属洛阳区,1959
亦作格德尔库。在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东北。《御制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22:康熙三十五年(1696)四月,“上驻跸格德尔库”。
①南宋置,属严道县。在今四川雅安市东北。《舆地纪胜》 卷147雅州: 金沙镇 “相传章宪明肃刘皇后生于此”。②即今江苏通州市 (金沙镇)。1949年南通县迁治于此。1993年改设通州市。(1)在江苏省
明洪武三年 (1370) 升靖州为府,属湖广行省。治所在永平县 (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会同县、绥宁县及贵州天柱县地。九年 (1376)复改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