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釜山

釜山

①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正义》引 《括地志》: “釜山在妫州怀戎县北三里,山上有舜庙。” 即此。

②即今河北徐水县西北四十五里釜山。《新定九域志》 卷2: 釜山,“邢子励 《高阳记》 云: 漕水出釜山”。《方舆纪要》 卷12安肃县: 釜山 “以形似名,西接黑山,东临峭壁,中有谷甚宏敞。初入曰釜阳口,内为釜山村。泉甘土肥,物产鲜美。黄帝朝诸侯合符釜山,或以为即此山”。

③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北。《魏书·太宗纪》:泰常元年 (416),“秋七月甲申,帝自白鹿陂西行,大狝于牛川,登釜山,临殷繁水”。

④在今河南信阳县南。《方舆纪要》 卷50信阳州: 釜山 “在州南六十里。连环五十余里,势如覆釜。后魏将辛祥夜袭梁将吴武成于釜山,即此”。《魏书》 作 “金山”。


古山名。(1)《史记·五帝本纪》:“合符釜山。”《正义》引《括地志》:“在妫州怀戎县北三里。”在今河北省怀来县东,一说在今徐水县西。(2)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后旗西南、五德沟北。《魏书·太宗纪》:泰常元年(416年),“大狝于牛川,登釜山,临殷繁水而南”,即此。相传为黄帝合诸侯符契处。


猜你喜欢

  • 新竹县

    清光绪元年 (1875) 改淡水厅置,属台北府。治所即今台湾新竹市。光绪二十一年 (1895)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设新竹市。新竹原名竹堑,由高山族社名音译而来。设县时取竹堑之 “竹”

  • 三衢

    今浙江衢州市的别称。《明一统志》卷43衢州府:三衢,“《吴会须知》:以路通三越,故名”。

  • 鹘州

    唐置,为羁縻州。治所在今陕西省北境。唐羁縻州。永徽元年(650年)以薛延陀部落置,属达浑都督府。约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中部。开耀元年(681年)侨治夏州宁朔县(今陕西靖边东北)界。

  • 南中堡

    即今河北永年县 (临洺关) 东南五十二里南中堡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1永年县图: 西南有南中堡。

  • 企石营

    即今广东东莞市东企石镇。《清一统志·广州府》:企石营“在东莞县东六十里。明初置”。

  • 杜尔伯特前旗

    清乾隆十八年(1753)设,属蒙古科布多。为右翼盟长。旗府驻地即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兰固木。

  • 九折岩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玲珑山上。《清一统志》引咸淳《临安志》:玲珑山“两山屹起,盘曲凡九折,上通绝顶,名九折岩”。即今浙江省临安市西玲珑山绝顶,盘曲凡九折,故名。宋苏轼《登玲珑山》诗:“三休亭上工延月,九折

  • 枫溪

    即今广东揭东县东枫江。《方舆纪要》卷103潮州府揭阳县: 枫溪 “在县东北四十里大脊岭下。源出海阳县,即三利水派流也。东南流,二百里为枫溪口,亦曰枫口径,汇诸溪水注于海”。

  • 长濑津

    即今安徽寿县东五里东津渡。《水经·肥水注》:“肥水自黎浆北径寿春故城东为长濑津。津侧有谢堂北亭,迎送所薄,水陆舟车,是焉萃止。”

  • 白塔峪堡

    明置,属宁远卫。即今辽宁兴城市西北白塔满族乡《方舆纪要》卷37宁远卫“兴水堡”条下:“白塔峪堡在白塔峪口,其东为陡岭口可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