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钟 (鍾) 山

钟 (鍾) 山

①即今内蒙古河套北之阴山。《水经·河水注》: “芒干水出塞外,南径钟山,山即阴山,故郎中侯应言于汉曰,阴山东西千余里,单于之苑囿也,自孝武出师攘之于漠北,匈奴失阴山,过之未尝不哭,谓此山也。”

②又名金陵山、蒋山、紫金山。即今江苏南京市区东紫金山。《元和志》 卷25 “石头城” 条记诸葛亮云: “钟山龙盘”,即此。同书 “钟山” 条引 《舆地志》 云: “古金陵山也,邑县之名,皆由此而立。吴大帝蒋子文发神异于此,封之为蒋侯,改山曰蒋山。宋复名钟山。梁武帝于西麓置爱敬寺,江表上已常游于此,为众山之杰。”

③在今浙江开化县城北。《方舆纪要》 卷93开化县: 钟山在 “县治北二里。金溪经其下。一名覆釜山,县之主山也”。

④在今江西分宜县东、新余市西。《寰宇记》卷109袁州宜春县: 钟山 “在州东九十里。裴子野《宋略》 云,永嘉元年,此山因洪水有大钟从山流出,时人得之,送上验铭,云是秦时乐器,因以为名。又按 《安成记》 云,钟山临水阻峻,春夏则湍洑涌沸,喷上白沙如米,两岸石上各九十余里,名曰米沙。以之候岁,若一岸偏饶,则其方丰穰,民以为准”。《方舆纪要》 卷87袁州府分宜县: 钟山在 “县东十里。山有巨石临江如峡,亦名钟山峡。峡长九十余里,与新喻县接界。峡中之水即宜春江也”。

⑤即伊阙山。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二十五里。《隋书·地理志》: 河南郡兴泰县 “有钟山”。《史记·周本纪》 正义: “伊阙山今名钟山。”

⑥在今河南信阳县东南。《隋书·地理志》: 钟山县 “有钟山”。《清一统志·汝宁府一》: 钟山 “在信阳州东南十八里。隋以此名县”。

⑦在今湖北襄阳县境。《隋书·地理志》 襄阳郡襄阳县: “有钟山。”

⑧一名三钟山。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后汉书·王常传》: 王莽末 “常等与 (成) 丹、(张) 印收散卒入蒌溪,劫略钟、龙间,众复振”。唐李贤注:“隋州随县东北有三钟山。”

⑨亦名钟留山。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北。《明史·地理志》 连山县: “旧治在县 (今连山东北太保镇旧城村) 西北钟山。” 《清一统志·连山厅》: 钟留山 “在厅西北四十里。其状如钟。旧县治在此”。

⑩在今云南洱源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17邓川州: 钟山在 “州 (今邓川镇) 北十五里。《滇纪》 云,唐开元中,邆赕诏酋咩罗皮据大厘,为南诏所攻,率其部据钟山之险以自守,即此山也”。

(11)在今陕西子长县西三十里安定镇东北二里。有著名的钟山石窟。


猜你喜欢

  • 桑泉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临晋镇东北。《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 (前636),晋公子重耳“济河,围令狐,入桑泉”。即此。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南临晋镇东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

  • 蚶江

    即今福建石狮市北蚶江镇。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 置泉州府通判于此。

  • 桃汕坪寨

    在今湖南宜章县西。《方舆纪要》 卷82宜章县: 桃汕坪寨 “宋庆历中,官军讨桂阳蛮唐和等,覆其桃汕坪、熊家原等寨,寻又败贼于银江源,降贼甚众。卢氏曰: 其地皆在县境,与广东诸山相连”。

  • 乾封驿

    在今江西广丰县南。《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永丰县: 乾封驿 “在县南。《志》 云,永丰路通闽、川、越,客担荷者群至,因设驿于此。今废”。

  • 博陆里

    即今浙江余杭市北十八里博陆镇。《宋书· 自序》: 沈约七世祖 “延始居 (武康) 县东乡之博陆里余乌村”。宋 《咸淳临安志》 卷20: 仁和县丰年乡辖境有 “博陆里”。江南运河经此,昔当由杭州至嘉兴之

  • 两路口

    ①即今湖北武穴市北五十里两路乡。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广济县(治所在今县北梅川镇)南有“两路口”。②即石陂镇。在今湖南桂阳县南。《方舆纪要》卷82郴州:石陂镇“州西八十里。一名两路口。山径险阻,有巡

  • 吃莫河

    在今陕西志丹县西。《寰宇记》卷37保安军:吃莫河“源出蕃部吃莫川,南流至军城四十六里入洛河,不胜船筏”。

  • 上簿山

    在今安徽无为县西南九十里。《隋书·地理志》:庐江郡庐江县有上簿山。《清一统志·庐州府》:桐山“又名上箔山,即《隋志》庐江县上簿山也”。

  • 布裕尔噶珊

    亦名布育里。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口北部特利延格特角北小河河口南岸。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皇舆全览图》黑龙江口北部有“布育里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吉林通志》卷17:“混同江入海处

  • 邓塞

    在今湖北襄樊市东北。西晋陆机《辨亡论上》:“魏氏尝藉战胜之威,率百万之师,浮邓塞之舟。”《水经·淯水注》:“浊水又东径邓塞北,即邓城东南小山也。方俗名之为邓塞。昔孙文台破黄祖于其下。浊水东流注于淯。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