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铜鼓镇

铜鼓镇

明置,属荣昌县。即今四川荣昌县西北铜鼓场镇。


(1)在重庆市巫山县西南部。面积64.5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铜鼓包。人口300。清代建场。相传场侧山丘有一洞,每日定时有铜鼓响声,故名。原属湖北省建始县管辖。1952年划归巫山县第四区管辖,并设铜鼓乡。1958年为铜鼓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置铜鼓镇,辖原铜鼓乡及双庙乡的部分村。1995年双庙乡的部分村又析出。主产稻、玉米、薯类。盛产油桐、乌桕、蚕茧。有粮油加工业。为农副产品集散地。巫山至奉节、建始公路经此。(2)在重庆市荣昌县西北部。面积35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万福桥,人口360。明代建场,以铜鼓山得名。1933年合并铜鼓场、巩固场、万福场建铜鼓乡。1958年建铜鼓公社,1984年复乡。1993年高坝乡金华村、柏树村并入建铜鼓镇。主产稻、小麦、玉米、甘薯。特产无核柚。有建材、食品加工、兽角工艺品等厂。公路接荣内公路。铜鼓山是旅游胜地。有宋初石刻、古寨遗址。


猜你喜欢

  • 陔山镇

    北宋置,属大足县。在今四川大足县东四十里。以陔山为名。《舆地纪胜》 卷161 昌州:陔山 “在大足县东四十里,接三华之秀气,屹然鼎立”。

  • 枫洋

    在今广东潮安县西北古巷镇南枫洋村。旧属海阳县,明洪武初置巡司于此。四年 (1371) 移治今潮州市南园头村。嘉靖末废。

  • 明水堂门

    清柳条边门之一。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北明水满族乡。《清一统志·锦州府二》: 明水堂边门 “在宁远州西北一百六十里,西至山海关边城界四十里”。康熙十八年 (1679) 设防御驻防。后废。

  • 木乃兮

    即木乃奚。在今伊朗北部里海南岸。《元史·郭侃传》:“从宗王旭列兀西征。癸丑至木乃兮。其国堑道,置毒水中,侃破其兵五万,下一百二十八城。”

  • 龙山县

    ①北魏太和十七年(493)置,属广州顺阳郡。治所在今河南郏县东南。隋开皇初改名汝南县。②北齐武平四年(573)置,属谯州谯郡。治所在今安徽涡阳县东北二十六里龙山集。隋开皇九年(589)废。③北齐武平六

  • 西宁州

    ①北周天和五年(570)改严州置,治所在越嶲县(今四川西昌市)。辖境相当今四川西昌市及越西、冕宁、德昌等县地。寻复为严州。隋开皇六年(586)复为西宁州。十八年(598)改为嶲州。②唐武德七年(624

  • 蒙秦赕

    唐南诏中心区十赕之一。治所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五十八里碗成村。辖境约当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北部及漾濞彝族自治县地。宋大理废。南诏置,治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为南诏直辖西洱河(今

  • 八里垛镇

    即今安徽颍上县东南六十里八里垛。清顺治《颍上县志》卷2:八里垛“商贾舟楫,贸易聚集,亦淮、颍襟带之处”。

  • 五龙河

    ①即今山东东部五龙河。源出山东栖霞县西北艾山。南流经莱阳市东,又南经五龙山下,又南入海。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17:莱阳有五龙水。《寰宇记》卷20莱州莱阳县:“五龙山在县南二十里。有水五道于山下合流

  • 即莘。又作姺或侁。在今山东曹县北十八里莘冢集。《史记·夏本纪》 《索隐》引《系本》:“鲧取有辛氏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