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长兴县

长兴县

①五代梁开平三年(909)吴越改长城县置,属湖州。治所即今浙江长兴县。南宋宝庆元年(1225)属安吉州。元初属湖州路,元贞元年(1295)改为长兴州。明初改长安州,洪武二年(1369)复改长兴县,属湖州府。民国初属浙江钱塘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

②辽置,与大定县并为大定府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蒙古中统二年(1261)省入大定县。


(1)古县名。辽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大明城。与大定县同为大定府治。蒙古中统二年(1261年)废入大定县。(2)今县名。在浙江省西北部,西邻安徽省,北邻江苏省。属湖州市。面积1388平方千米。人口62万。辖10镇、21乡。县人民政府驻雉城镇。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置长城县,治今县东。隋末于县置长州,唐初改为绥州,又改雉州。武德七年(624年)州废,移今治。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年)吴越避梁太祖父朱诚讳,改长城县为长兴县,属湖州。元属湖州路,元贞元年(1295年)升长兴州。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改长安州,二十二年又改长兴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为长兴县,属湖州府。清袭之。1914年属钱塘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49年属嘉兴专区(1970年改地区),1983年属湖州市。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东濒太湖。西部为丘陵,东、中部为杭嘉湖平原。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产稻、油菜籽、茶叶、蚕茧、毛竹、淡水鱼等。有煤、石灰石、大理石、石英、花岗石、硼砂等矿藏。是浙江省最大的煤炭和水泥产地,并有耐火材料、陶器、制革、丝绸、机械、电子、化工等工业。顾渚的紫笋茶、合溪的乌梅和百阜的白果(银杏果)为传统名产。杭宣铁路贯境,杭宁高速公路、104、318国道经此。水运便利。古迹有明吴承恩书《圣井铭并序》、《梦鼎堂》及元赵孟��书《东岳行宫记》等碑和明洪武年间建的大雄寺钟楼、大成殿。辟有“长兴灰岩”国际标准剖面保护区、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和顾渚山、碧岩、香山、洞山、城山等风景区。革命纪念地有温塘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


猜你喜欢

  • 立山

    在今广西梧州市西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08苍梧县:立山“东临大江, 山坂平衍,西极险阨,有径通藤县。山下有三公坡。成化初,督臣韩雍集大僚讲武于此,因名”。

  • 白波垒

    在今山西襄汾县南三十五里永固村。《元和志》卷12太平县称:东汉中和五年(188),黄巾军“于西河白波谷寇太原,于此筑垒”。

  • 毕底城

    宋至清代均在西藏阿里境。《清一统志·西藏》阿里诸城:毕底城“在喇萨西南三千八百余里”。今名司丕提。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英国侵占克什米尔,拉达克、毕底随同转入英国势力之下。

  • 跋那山

    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魏书·蠕蠕传》: 北魏登国九年 (394), “曷多汗与社率部众弃其父西走,长孙肥轻骑追之,至上郡跋那山,斩曷多汗”。古山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东乌

  • 安陵县

    ①西汉惠帝置,属右扶风。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穆家村附近。西晋废。②北魏改东安陵县置,属渤海郡。治所在今河北吴桥县(桑园镇)北十五里南运河东岸安陵村。北齐天保七年(556)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

  • 长宜镇

    金置,属鹤野县。在今辽宁辽阳市西南。《金史·地理志》鹤野县:“长宜(镇),曷苏馆在其地。”

  • 共州

    唐武德元年(618)置,治所在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四年(621)废。

  • 两河口镇

    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0兴文县:两河口镇“在县东北。有巡司。万历初增置”。清裁。(1)在湖北省秭归县西部。面积296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太坪庵,人口970。1949年为秭

  • 寒冢戍

    一名空冢戍。南朝梁置,属南安县。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北汉源镇五斗咀。《梁书·张齐传》:“使齐置大剑、寒冢二戍,军还成都。” 西魏改为开远戍。

  • 右玉县

    清雍正三年(1725)改右玉卫置,为朔平府治。治所在今山西右玉县西北四十四里右玉城镇。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改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属山西省。1973年移治梁家油坊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