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长沙县

长沙县

隋开皇九年(589)改临湘县置,为潭州治。治所即今湖南长沙市。大业初为长沙郡治。唐复为潭州治。天宝初为长沙郡治,乾元初复为潭州治。元为天临路治。明为长沙府治。清为湖南省会、长沙府治。民国初为湖南省及湘江道治。1922年废湘江道,仍为湖南省会。1933年析置长沙市。长沙县驻长沙市。


在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东岸。属长沙市。面积 1997 平方千米。人口73.4万。辖15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星沙镇。战国楚为长沙邑(一说名青阳)。秦置临湘县(一说秦置湘县,汉置临湘),属长沙郡,治今长沙城区。西汉属长沙国。东汉复属长沙郡。三国初,蜀、吴以湘江为界;“彝陵之战”后,江以西亦为吴有。隋开皇九年(589年)改临湘县为长沙县,属潭州。大业中仍属长沙郡。唐属潭州或长沙郡。五代楚属长沙府,并析置龙喜县。宋属潭州。乾德年间废龙喜县入长沙县,以常丰场(一作“长丰场”)置常丰县(一作“长丰县”)。开宝六年(973年)并常丰入长沙。元符元年(1098年)析置善化县。元属天临路,明、清属长沙府。自秦迄清,历为郡、州、路、府之首县。1912年并长沙、善化二县归长沙府。1913年裁府置长沙县。1914年为湘江道治。1922年裁道,县由省辖。1933年析置长沙市。1949年在县境金井易家祠堂成立县人民政府,同年8月县人民政府迁㮾梨市。1950年移驻长沙市城区潘家坪,属长沙专区。1951年析置望城县。1952年属湘潭专区。1959年析龙头铺、云田、蝶坪等三公社入株洲市,并市郊区与望城县入长沙县,属长沙市。1962年析置市郊区,1977年复析置望城县。1996年县人民政府迁驻星沙镇。地处湘中丘陵东北部。东、北、南三面偏高,中、西部略低。浏阳河、捞刀河自东而西注入湘江。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农产有稻、甘薯、油菜籽。㮾梨的东山辣椒、高塘的红瓤西瓜为名产。盛产茶叶,“湘波绿”、“高桥银峰”为名茶。并产柑橘、黄花菜、蘑菇等。副业生产多猪、羊、鸡、兔、蜜蜂。谷塘鲤鱼、回龙红鳃白鲢是驰名水产。矿产多矽砂、长石、石灰石、云母、石英、花岗石。工业主要有汽车、机械、电子、化工、建材、建筑、皮革、湘绣、食品、饮料等。沙坪湘绣、捞刀河刀剪和㮾梨镇蘑菇、竹笋罐头较有名。京广铁路经此,有暮云市站。107、319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长平等公路干线纵横于县境,公路总长870千米,密度居全省之首。浏阳河常年通航,捞刀河洪水季节可航机船。境内黄花国际机场是湖南省最大民用机场。纪念地有黄兴故居、杨开慧故居和陵园、徐特立故居。名胜古迹有影珠山、天华山、陶真人庙、左宗棠墓、明吉藩墓和月亮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猜你喜欢

  • 龙骨渡

    即今江西临川市西南龙溪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2:临川县:“西南至龙骨渡八十九里。”

  • 茶剌罕

    在今黑龙江省青冈、望奎、庆安、铁力一带。《元史·兵志三》: 浦峪路屯田万户府 “ (至元)三十年, 命本府万户和鲁古䚟领其事, 仍于茶剌罕、剌怜等处立屯”。

  • 唃厮啰

    一作嘉勒斯赉。藏语意为 “佛子”。11世纪初,吐蕃赞普后裔欺南陵温建立的地方割据政权。首府在青唐城 (今青海西宁市)。《青唐录》: “占河湟间二千余里。河湟间有鄯、廓、洮、渭、岷、叠、宕等州。” 相当

  • 白眉寨

    在今河北井陉县西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4井陉县:白眉寨“据山为险,形势雄峻,有天桥,樵采者侧足而废”。

  • 井谷关

    即今山西襄垣县东南井关。《新唐书·地理志》:襄垣县东有井谷故关。《元和志》卷15襄垣县:井谷关“在县东南四十里。置在天井谷内,深邃似井,因以为名。魏武初迁邺,于此置关,周建德六年废”。在今山西省襄垣县

  • 水车河

    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兴文河。《方舆纪要》卷70兴文县:水车河在“县北十里。源出三都乡,流经泸州江安县入大江。居人以竹为轮,高二三丈,斜列以筒,汲水而上,可溉田畴。号曰筒车”。

  • 青驼寺镇

    清置青驼寺巡司,属兰山县。即今山东沂南县西南四十五里青驼镇。

  • 大藤峡水

    即今广西武宣县与桂平县间黔江段。《舆地纪胜》卷105象州:大藤溪“在武仙县东南百五十里。源出浔州大立山下,注于浔江。又有大藤峡”。《方舆纪要》卷109武宣县:浔江在“县东南三十里。亦曰大藤峡水,即柳江

  • 海州卫

    明洪武九年 (1376) 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在今辽宁海城市。清顺治十年 (1653) 改为海城县。明洪武九年(1376年)置,治海州故城(今辽宁海城市)。属辽东都司。后废。

  • 九度河

    即今云南易门县西绿汁江。《方舆纪要》卷114易门县:九度河“在县西。即禄丰县之大溪也,流入县境,为九度河。下流入元江府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