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长顺县

长顺县

1942年由长寨、广顺二县合并设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贵州长顺县。由长寨、广顺二县各取一字为名。


在贵州省南部。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面积 1543 平方千米。人口25.3万。辖7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长寨镇。元为金竹府地。明为金竹长官司地,后升长官司为安抚司。万历四十年(1612年)废安抚司,改置广顺州,治今县北广顺。清雍正四年(1726年)于南境置长寨厅。光绪六年(1881年)十二月裁长寨厅,于长寨厅旧址设广顺州判。1913年废广顺州,改置广顺县;改州判地置长寨县,隶黔中道。1920年直属贵州省。1942年长寨、广顺二县合并,各取一字名长顺县。1949年属贵阳专区,1952年属贵定专区,1956年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黔中山原丘陵与黔南山地交错地带,苗岭横贯县境。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玉米、小麦、油菜籽为主,并产天麻、杜仲、五倍子等中药材。生漆产量为黔南州第一位。有煤、大理石等矿。有采煤、化肥、五金、水泥等厂。惠狗、谷大二公路横穿县境。名胜古迹有来远写字崖、交麻崖墓、白云山古建筑。睦化为国家泥盆、石灰系地层剖面的所在地。


猜你喜欢

  • 阳渊

    一作阳湖。在今安徽长丰县南。《三国志·吴书·孙綝传》:魏甘露二年(257),“魏兖州刺史州泰拒(朱)异于阳渊,异败退,为泰所迫,死伤二千人”。在今安徽省霍邱县东北。三国魏甘露二年(257年),兖州刺史

  • 谢庄

    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北,滏阳新河北谢家庄。清为谢家庄堡。

  • 养水

    即今河南宝丰县北石河。《水经·汝水注》:古养水“出鲁阳县北将孤山北长冈下。东历永仁三堆南。又东径沙川,世谓之沙水,……又东北入东长湖,乱流注汝水也”。《清一统志·汝州》: 养水 “在宝丰县北十八里。亦

  • 祸眉州

    即��眉州。 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

  • 雩都县

    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 置,属豫章郡。治所在古田坪 (今江西于都县东北四里)。三国吴置庐陵南部都尉治此。西晋太康三年 (282) 为南康郡治。东晋永和五年 (349) 移南康郡治赣县,以雩都为属县

  • 元江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元江路置,永乐四年(1406)升军民府,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即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放自治县。辖境约当今云南元江、墨江二县及红河、绿春、江城等县的部分地区。清乾隆三十五年(17

  • 中云镇

    即今江西婺源县西中云镇。清康熙《徽州府志》卷1婺源县:三十都有中云村。光绪《婺源县志》卷2:三十都“中云,离城四十里”。(1)在江西省婺源县中南部。面积145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中云,

  • 长陵郡

    南朝梁置,属西豫州。治所在长陵县(今河南息县东七十一里长陵乡)。北齐废。南朝梁萧衍置,治长陵县(今河南息县东长陵集)。辖境约当今河南省息县地。属光州。北魏属东豫州。北齐废。

  • 沱江驿

    唐置,属新繁县。在今四川新都县西北新繁镇南。《方舆纪要》 卷67新繁县: 沱江驿 “以沱江为名”。《资治通鉴》: 唐咸通十一年 (870),将军宋威援成都,败南诏于新都,“进军沱江驿,距成都三十里”。

  • 大程镇

    又作大成镇。即今陕西三原县东四十里大程镇。清《乾隆内府舆图》:三原县东北有大程镇。在陕西省三原县东部。面积36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大程,人口4130。镇以驻地名。原名大城镇,清雍正《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