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阖闾城

阖闾城

①亦作阖庐城。春秋时吴王阖闾筑,为都城。在今江苏苏州市旧城区。《越绝书》 卷2: “吴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陆门八,其二有楼。水门八。” 《吴地记》 作四十二里。西晋左思 《吴都赋》 即写此城。

②故址在今江苏无锡县西南四十五里闾江乡。《吴地志》: “阖闾城,周敬王六年,伍员伐楚还,运润州利湖土筑之,不足,又取黄渎土,为大小二城。阖闾伐楚还,取以为号。子城在无锡西富安乡,地名闾江。” 明洪武 《无锡县志》 卷3: “阖闾城在州西富安乡,相去四十五里。” 今古城遗址尚存。


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和无锡市马山区胡埭镇境内、闾江附近。为春秋时期吴、楚、越三国争霸,吴王阖闾为防御楚国和越国的进攻,于周敬王六年(前514年)令大臣伍子胥所筑。城四周皆河围绕,城墙仅遗存西南半边。城为长方形,周约2420米,东西长约910米,南北宽约600米。城墙底部宽约20余米,现高2~4米不等。城南面略偏东处有一宽约36米的洞口,可能是当时的门洞。城后有胥山、濮射山、龙山作屏障;前方远处是南山山脉,左边是太湖,形势险要。山上烽燧墩,山下土城,进可攻、退可守,为古代军事要地。


猜你喜欢

  • 公略县

    1931年11月湘赣革命根据地由吉安、吉水两县析置,驻水南圩(今江西吉水县东南水南镇)。为纪念红军第三军军长黄公略而命名。后迁吉安县富田区陂下村(今江西吉安市南陂下)。1934年10月废。旧县名。中央

  • 信安岭

    今浙江常山县、江山市与江西玉山县间山岭之通名。《陈书· 留异传》: 南朝梁末,“ (萧)大连亦趣东阳之信安岭,欲之鄱阳”; 陈天嘉初留异“与王綝自鄱阳信安岭潜通信使”。均此。或说为今浙江常山县东之常山

  • 于谦祠

    在今北京市东城区西裱褙胡同23号。于谦(1398—1457),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后,从兵部侍郎升任尚书,他拥立郕王即位并率京师军民击退瓦剌军进攻,保卫了

  • 湘桂运河

    即灵渠。在今广西兴安县湘江与漓江之间。民国 《广西省》 第四编兴安县: 湘桂运河 “古称灵渠,又名漓水。俗以其三十六陡,又名陡河。东起兴安县东南四里之分水塘,西南至文家村入大溶江,长约六十里。肇凿于秦

  • 兴泰宫

    唐置,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二十二里赵保乡。《新唐书·地理志》 河南郡寿安县:“西南四十里万安山有兴泰宫。长安四年置,并析置兴泰县。”武周长安三年(703年)始建。在今河南省宜阳县南万安山。

  • 水泉关

    古大谷关。明、清名水泉关。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水泉。南接伊川县界。《清一统志·河南府二》:大谷关,“《旧志》:今为水泉关。两岸陡绝,山径崎岖,可以戍守”。即“大谷关”。

  • 大騩山

    一名具茨山。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国语·郑语》: 史伯谓郑桓公云,“主芣騩而食溱、洧”。注:“芣、騩, 山名。”騩即大騩山。《山海经·中山经·中次七经》:“又东三十里, 曰大騩之山。”《汉书·地理志》

  • 威远堡门

    清建,为柳条边门之一。在今辽宁开原市东北威远堡镇。《清一统志 ·奉天府二》: 威远堡边门 “在开原县东北三十里。堡周三里,南门二门。为吉林乌拉等处往来孔道,南至英峨边界七十里”。

  • 梅花

    ①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北梅花镇。宋、元设梅花巡司,明改为梅花守御千户所。因濒临梅花江而得名。②即今广东乐昌市西北梅花镇。清设把总驻守。

  • 石板河

    即今四川绵阳市东南石板乡。清道光年间建场。民国《绵阳县志》卷1:东南石板河场,“距县城五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