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平镇

阳平镇

①金置,属宝鸡县。即今陕西宝鸡县东七十里阳平镇。

②即今四川中江县西北阳平乡。清光绪《潼川府志》卷4:阳平镇“在县西北三十里。蜀汉后皆为重镇。明末毁于兵。宋文同《梓州中江新堤记》:‘西至于罗江,南至于阳平。’指此”。


(1)在河南省灵宝市北部。面积150.2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阳平,人口 2170。因地势平坦而且朝阳得名。1958年成立公社,1984年改乡,1988年置镇。主产小麦、玉米、棉花、豆类等,特产苹果。有金矿和化工、面粉、纺纱、磷肥、农机修理等厂。陇海铁路和310国道经此。古迹有北阳平遗址、黄帝陵遗址。(2)在湖北省大悟县西南部。面积111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阳平口,人口 9920。1949年属礼山县四区。1955年为阳平乡,属大悟县四区。1957年属环城区,1958年属环城公社。1960年改为阳平公社,1975年阳平、白云两公社合并,仍名阳平公社。1987年置阳平镇。地处大别山丘陵区。主产稻、小麦、棉花、油料作物等,盛产桃、茶叶、板栗。矿产有金、磷、石灰石等。建有白云金矿、阳平磷矿、古寨砖窑厂。湖北省黄麦岭磷化公司在境内。107国道经此。(3)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东南部。面积49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阳平,人口 2610。原自然镇在今镇东5千米宁王乡宁王村。相传唐末得名,《金史·地理志》虢县有阳平镇。明、清因之。1949年设阳平乡,1961年设公社。1986年于宁王村建镇,同年镇迁今址。主产小麦、玉米、油菜籽,盛产辣椒、烤烟。工业以造纸、化工、机械等为主,并有电石厂。苇编业甚盛。有阳平火车站。公路通虢镇。


猜你喜欢

  • 黄连山

    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南。《隋书·地理志》: 连山县 “有黄连山”。《元和志》 卷29桂阳县: 黄连岭 “在县西南一百五十里”。《清一统志 ·连山厅》: 黄连山,“ 《旧志》: 在县南四十里。产黄

  • 阳瓜州

    唐代在蒙巂诏地置,治所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五十八里碗成村。辖境约当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北部及漾濞彝族自治县地。天宝后废。唐初置,治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属姚州。辖境约相当今云南省巍

  • 金精山

    又名翠微峰、石鼓山。即今江西宁都县西北翠微峰。《寰宇记》 卷108虔州虔化县: 金精石鼓山 “在县西北一十五里。旁有石鼓山”。《新定九域志》 卷6虔州: 金精山,“ 《图经》 云: 洞内有金床玉枕”。

  • 比喇大箐

    在今贵州黔西县西北,与大方县分界。《方舆纪要》卷123附水西宣慰司:比喇大箐“崇岩茂林,四面深阻,中平广,容数万人,夷酋奥地也”。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25黔西州:比喇箐“在城西北三十里,四面深阻,平

  • 海剌都营

    即海剌都堡。今宁夏海原县。《方舆纪要》 卷58固原州: 海剌都堡在 “州北二百十里。亦曰海剌都营。……今有海剌都营仓”。明成化四年(1468年)改天都寨置,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属平凉府。后废。

  • 东岩山

    在今江西黎川县东。《明一统志》卷53建昌府:东岩山“在新城县东四十里。叠嶂排空,与日山相望”。俗称东山、麟山。在福建省莆田市西北角。山上旧有数百年古松200多株,宋元摩崖石刻多处。有北宋淳化元年(99

  • 杜村堡

    即今山西平遥县西南杜村。《清一统志·汾州府》“郝同堡”条下:杜村堡“在县西南十五里。周四里”。

  • 存鄢县

    即��鄢县。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八十六里蕨溪镇北宣化坝。

  • 宜禄县

    ①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郸城县南三十七里宜路镇。东汉初废。永元中复置。魏晋间废。②西魏废帝元年 (552) 改东阴槃县置,属新平郡。治所即今陕西长武县。《元和志》 卷3宜禄县:“以县南临宜禄川

  • 沔阳州

    明洪武九年(1376)改沔阳府置,治所在今湖北仙桃市西南沔城镇。辖境相当今湖北仙桃、洪湖、天门三市。嘉靖十年(1531)属承天府。清属汉阳府。1912年改为沔阳县。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沔阳府为直